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繁衍 >> 读诗曾几的这首诗读一遍就能记住,行文
这首诗读一遍就能记住,情景俱佳,行文流畅,想忘掉都难!
人与人的相遇相知,讲究的是缘分。人与诗的相遇,讲究的也是缘分——有些诗,我们一辈子都遇不到,有些诗,我们只看上一眼,从此就能铭记于心,想忘掉都难。相信,一般读者随口都能吟上几句。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它们仿佛就是相伴一生的朋友,挥之不去。
再再如,老黄今天要给你介绍的这首小诗,就是让人只瞄一眼,就难忘怀的佳作。诗的题目为《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曾几。曾几的名字,现今的有些诗词爱好者可能并不太熟悉。但是,如果提到他的一个学生,就没有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在为曾几撰写的《墓志铭》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曾几,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史称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
曾几的诗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上文中所提及的《三衢道中》就体现了这种清新流畅的诗风。
曾几混迹官场,但却不为职务所累,好交友,喜远游,是南宋诗坛上资深“驴友”。《三衢道中》就是一首记行(旅游)诗。
诗题的《三衢道中》,点明了诗人的游历地——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乃今天浙江之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而诗的第一句,则解密了时间——“梅子黄时”。梅子黄时指五月,五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五月江南,正是景色烂漫的季节,所以,诗人才会有三衢之游。
整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犹如一则平铺直叙的游记:梅子黄时的初夏,天气却一直晴好,是适合出游的好日子。
于是,诗人独自出行,一路泛舟沿着溪水而上,到了小溪的尽头,又弃舟登岸,尽兴爬山。
不知觉已到山的深处,天色将晚,才不得不踏上归程。返途的山道上,树木成荫,绿意盎然,和来的时候一样茂盛。
并且,树林深处还不时传来四五声黄鹂鸟的鸣啼,这不正是南朝诗人王籍所描绘过的“鸟鸣山更幽”吗?
如果再仔细回想一下全诗,我们就会发现,诗人下笔轻松自如,有如亲朋低语、娓娓道来。首句“梅子黄时日日晴”不仅仅是点明作者的山行时间,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一美好心情。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多雨的季节,所以,才有“梅雨”一说。每年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就会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
但是,诗人所遇的这个“梅雨季”,却是“日日晴”的好天气,心情自然是十分愉悦的。一个“日日”说明好天气不是只有一日两日,而是持续了好多天,这对作为旅游爱好者的曾几来说,当然是十分开心的事情。
在诗句的开篇,作者就把我们带进来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令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下去。
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诗缘情而发!在这首诗里,诗人游玩时轻松愉悦的心情仿佛时时都要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如此流畅的行文,相信你只要读上一遍,就一定会记住它。
(图片来自网络)
黄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