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形状 >> 三下语文教材第一课古诗三首这样学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教与学(多字,请家长带着孩子读,里面的事,带着孩子做)
一、认识五个生灵
第一首是唐朝杜甫的《绝句》,里面有两个生灵,一是燕子,二是鸳鸯。
第二首是宋朝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里面也有两个生灵,一是鸭子,二是河豚。
第三首是宋朝曾几的《三衢道中》,里面有一个生灵,是黄鹂。
为什么要强调里面的生灵呢?因为这一单元的人文素养中提到了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三位诗人,在诗中也是重墨书写的,教学中当然不能不强调。
年春节,读这些生灵特别有想法,因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因为人们喜欢吃野味。武汉那个市场卖42种野味,挺多的。查了一下,还好,他们没有捉燕子、鸳鸯、黄鹂来卖。当然鸭子、人工饲养的河豚,肯定是被吃来吃去的。
教材上怎么解释“河豚”的?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建议教材以后修订,别这样解释了。因为这种解释为不全面。这首诗中的河豚肯定是野生的,要介绍野生河豚有剧毒,日本人特别爱吃,但每年都有几百人因此中毒而身亡,当然,我们中国人更爱吃,每年也有不少这样的中毒者。解释中,要告诉学生“1克河豚毒素能使人丧命”。河豚毒素(TTX),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3mg就能致死。毒素耐热,℃,8小时都不被破坏,℃,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但爱吃的人,那是不要命的!宋人梅尧臣《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据说,现在的野生河豚已经越来越少了。
写到这里,想建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研究研究河豚,肯定能写出一篇挺像样的文章。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回到三首诗上。当然,其它的生灵也值得研究研究。
二、背诵与默写含生字词教与学
这三首诗,是要求背诵的,只要《绝句》要求默写。一线老师非常清楚,不能相信教材,因为期末试卷都已经突破了教材的要求,三首诗既然都要求背诵,那就规规矩矩地全部默写吧。教材在这方面没有增加学生负担,但期末测试卷逼迫一线老师必须增加学生负担。
学习这三首诗,要求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梅、溪、泛、减”。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融、燕、溪”三个字最容易出错,教学时必须重点讲述。“融”字会多写“一横”;“燕”是象形字,一定要讲清楚;“溪”下面是“大”,不是“小”。这三个字教对了,其它字,就简单了。
默写《绝句》,其中“睡”字学生容易将最后一横写长。上个学期,为了这个字纠正了许久,但仍然有几位学生不由自主地写长。这一次默写此诗,恐怕还要反反复复地纠正。
默写《惠崇春江晚景》,我们班肯定有多位继续把“暖”写错,有几个学生总是把“暖”字的右边写成“爱”,当然“河豚”一词中的“豚”肯定有人加点。
默写《三衢道中》,这个“衢”,那是必须强调的,笔画那么多,一不小心就写错。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阴”与“荫”,“绿阴”不是“绿荫”。
三、诗意的读悟
1.《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教材给出了“迟日、泥融、鸳鸯”的解释,这是学生可以自读自知的。利用这三个解释能否理解这首诗呢?我们可以大概明白:春天里的太阳,与冬天不一样,落山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这里的江山应该指的是“国家”,也就是说国家一天比一天美。春风吹来,花草的香气扑鼻。前两句,写出春天美丽的大好河山。最后两句,重点写了两个小生灵,燕子开始筑巢(这是动态描写),一对对鸳鸯睡在暖暖的沙堆里(这是静态描写)。
这种表面的意思,相信都能理解。
(2)创作背景的阅读:
那杜甫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其创作背景是什么?要不要讲给学生听?网上可以查到其创作背景:
公元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有了这一背景,再读《绝句》明显有了深度。
(3)赏析材料的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诗教材过于简单,从来没有赏析,其实,学习古诗如果有了赏析,学生对诗的思考就不一样了,其实,网上可以查到好多赏析,请看:
赏析一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动静结合,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赏析二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日光下,浣花溪一带明丽绚烂的春景。"迟日"突出了初春的阳光,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林木葱茏、溪水潺潺的秀美景色。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花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三、四两句转向具体的初春景物描绘,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色彩鲜明、虚实相生、和谐统一。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无雕饰之感;所描景物清丽雅致,格调清新脱俗,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这一切,让学生读一读,不需要老师讲,深度不就有了吗?
(4)诗的故事感的获得
诗,都是故事,如果仅仅认为是写景,理解的就是表面,永远谈不上什么故事感。有了创作背景,有了他人的赏析,诗给予人的故事感不就有了吗?
把一首诗的故事感读到,才是诗歌深度学习的一大表征。
把以上的文字读明白了,这首诗也就有个大概的理解了。
2.《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借助注释,清楚“惠崇”是一位北宋名僧,能诗能画。知道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题写的诗,因此这首诗是“题画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教材的插画是不是惠崇画的?不是的!因为教材插图有误,只要仔细观察过桃花的人,桃花开的时候,桃树叶子不可能长成那个样子,不知道今年春季使用的三下教材是否把桃树叶子画小点了。惠崇画的桃花是怎么的。网上查了一些,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事实上,画作早已失传)另外,教材只注释了三个词,其实“蒌蒿”也该注释。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2)网上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苏轼这首题画诗是否有深层次的意思?
其创作背景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是元丰八年()苏轼在逗留江阴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苏轼的题画诗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遍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木石及宗教故事等众多方面。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苏轼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而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历来被看作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
网上非常棒的一篇赏析文章,值得推荐给学生读:
赏析一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卷四)。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作"晚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
这样的赏析,我等一线老师是讲不出来的。学者们都已经讲了很多,特别有深度了,为什么不能拿来让孩子读一读呢?让学生读一读,他们肯定知道的比不读的多,这也许就是我理解的诗歌的深度学习。
当然,这么一读,这首诗的故事感,就出来了。
3.《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课文有四个注释,讲了浙江“衢州”里的“三衢山”。“小溪泛尽”是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教材没有专门讲“泛”,老师要强调“泛”就是“乘船”的意思。另外两个要求学生记牢一点,考试会出题的。一是“却”是“再,又”的意思,二是“阴”是树荫的意思。
另外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曾几,曾几是陆游的老师。
(2)网上注释: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3)网上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第一句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四、怎么教三首古诗?
古诗的学习,方法不复杂,读读背背默默思思。如果能加一些赏析的阅读,理解其创作,尝试着写写小诗,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古诗写不来,写写春天看到的生灵,用三五句写写,有可能超过所有的没有写作参与的传统诗歌教学。
高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