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形状 >> 芒种播种希望,收获美好
芒
种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在六月炽热的阳光下
我们迎来了
“二十四节气”第九个节气
今日芒种
标志着仲夏的开始
01
芒种·基本介绍
1
内涵
“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每年公历的6月6日或7日,太阳到达黄经75°位置为芒种。芒种,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这个时节,小麦、大麦等夏熟有芒作物饱满成熟可以收割了,秋收有芒作物可以播种了。
2
气象
芒种时节,高温天气频发,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与此同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正所谓“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华南地区则处在龙舟水时节。
3
农事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的到来,预示着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开始,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正如农谚所言“芒种芒种,忙着播种”。“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正是对芒种时节田间景色的生动描绘。
02
芒种·物候
阳极而阴生,是天地之气运动的规律。小满时节,阳气最为充沛、振奋,到了芒种,阴气开始缓缓地萌生,螳螂、伯劳等喜阴的虫鸟开始活动起来了。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
反舌鸟,貌不惊人,却擅长效仿别的鸟叫。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百舌吟》一诗中赞颂它“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夏至,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子。从芒种开始,太阳就像一团火焰,每天都在向距离我们头顶最近的点移动。在这”最夏天”的时节,芒种三候的反舌鸟却静默,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先民观察到炎热炙烤之下这一细微的变化,深刻认识到“天地之候”,着实令人惊叹!
03
芒种·民俗
芒种时节的相关习俗有祭神、安苗、煮青苗等。“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酹花神”,芒种送花神,是我国绵延千年的岁时风雅。每当这个时节,百花凋零,花神退位,民间则举行祭祀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这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迎花神相对应,一送一迎,古人用仪式化的程序,强化了人与大自然的关联,表达着先民对大自然的敬仰。如今,祭祀花神的习俗已不存在,我们可以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窥见一斑:“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04
芒种·诗词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三》
宋-范成大
一庵湿蛰似龟藏,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挟纩,莫嗔门外有炎凉。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芒种是播种的时候
也是一个收获的时节
愿我们有忙有种忙有所得
愿我们忙而不茫踏实生长
供稿
语文、地理、历史备课组
编辑
范瑨
审核
钱海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