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惊蛰,倾听春醒来的声音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3月6日5时09分太阳到达黄经度,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为二月之节,汉初以前名“启蛰”。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改为惊蛰。“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认为,前年冬季因冬眠而蛰伏于泥土之中的昆虫,因雷声震震而惊醒出走。
惊蛰时节
轰隆隆的雷声中
蛰伏的动物们被叫醒了
植物也抽出新芽儿
欣欣向荣的生机中
活力扑面而来
惊蛰·三候
物候花信里
有着顺天应时的规律
亦有着美好的祈愿与祝福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唐·吴融《桃花》
惊蛰一候“桃始华”:“惊蛰之日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胜。”“桃花开蜀锦”,随着桃花的相继开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如霞似锦中,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惊蛰二候“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黄鹂也,于此时节鸣以求伴。“阳气初惊蛰”,《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
蛰动犹寒在,鸠鸣恰睡馀。
素传鹰羽化,多占鹊巢居。
——宋·葛天民《闻鸠》
惊蛰三候“鹰化为鸠”:惊蛰后再五日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鹰老化春鸠”。春时,鹰化为鸩,至秋则鸩复化为鹰。鹰为鸷鸟,为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谷。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鸠。
惊蛰·花信
惊蛰三候代表的花信
一候山茱萸,二候连翘,三候瑞香
风有信,如期而来;花不误,迎风盛开;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时节就这样在花开花落中慢慢流转……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唐·王维《山茱萸》
惊蛰花信一候,茱萸峭直——山茱萸:据《时令如花》一书载“山茱萸,先叶有花,可剪插瓶,但嫌枝柯峭直乏雅趣耳。结实如桃叶珊瑚,供药用。邦人尝以胡秃子为山茱萸,又混山茱萸、吴茱萸为一。指胡秃子(湘西本地多称麦串子、牛奶子、羊奶子)为可佩以避瘟者,误之甚也。”
邂逅妖娆成一笑,待归端有几枝存。
——宋·任希夷《花》
惊蛰花信二候,连翘妖娆——连翘:此花“有藤本、木本两种,并开四瓣黄花。藤本者柔枝妖娆,甚可观。木本者收子供药用。”
紫锦香囊细簇攒,开时长得在春前。
丰姿只许江梅并,不让山樊与水仙。
——明·谢晋《瑞香花》
惊蛰花信三候,麝繙香馕——瑞香:此花又名睡香、蓬莱紫等。“百花之中,气尤烈者为瑞香。蕾之初绽,与麝之自剔香囊比,人因呼瑞香为麝囊。”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风送温暖,蛰启春耕。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唐·韦应物《观田家》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进入惊蛰后,我国大部地区开始春耕大忙季节。经过了一冬的歇息,农田里又出现了繁忙的身影。“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只有春天辛勤的播种,才会有秋天收获的喜悦啊!
谁言惊蛰花期近,偏觉十分寒峭。
——清·高士奇《摸鱼儿》
虽然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仍应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要警惕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无论何时,都要爱惜自己,注意身体健康!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宋·陆游《春晴泛舟》
作为最有“声音感”的节气,在标志性的雷声阵阵里,惊蛰又被称为“二月震节”。“春雷响,万物长”春雷叫醒了冬季中“蛰”的各种动物,也提醒了每一个人,该为自己的梦想忙碌起来啦!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宋·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繁花流水知春到。仲春遘时雨,微雨众卉新。雨,是惊蛰的诗意,也给了春天万物盎然的生机。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木兰春》
春意自惊蛰开始慢慢萌发,空闲时间里不妨约友一起踏春郊游。在桃花的灼灼其华中看见春天,在黄鹂的婉转鸣唱中听见春天,亦在春雨的烟飞漠漠中感受春天。
在漫长寡淡的冬季里
万事万物皆在“静”中养精蓄锐
积蓄着再次出发的力量
惊蛰的雷
叫醒了沉睡的春天
丰盈了万物的盎然
也催促着我们再次出发
仲春的诗意中
新的拼搏亦刚刚开始
愿你我都能把握当下
奋勇向前
愿你我的努力都能配得上梦想
莫负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