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学习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里面的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都是描写的春季的景色,但是他们描写的角度各有不同。在学习这三首古诗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能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我们先来看《绝句》。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我们在跟孩子介绍了绝句的定义之后,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思考,这首绝句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
《绝句》是由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杜甫字子美,人称“诗圣”,与李白合成“李杜”。
这首诗里面的“迟日”“泥融”“两个词不太好理解,那么就需要引导孩子看诗句右侧注释。
迟日:春天白天渐长,所以称“迟日”。
可能有的孩子看了这个注释还是不太理解,那么就要我们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我们拿春天和冬天对比:冬天的时候,光照时间很短,天黑得很早,我们每次放学没过一会儿天就黑了。而春天的时候,光照时间渐渐变长,天黑得没有那么早了,我们放学后还能到处溜达一下。是因为光照时间变长,所以白天才变长的。那么我们这里就可以把“迟日”翻译成“春日”,“日”即太阳。
“泥融”相对“迟日”就比较好理解了。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
因为春天天气回暖,冰冻的泥土融化了,所以泥土变得湿润。
诗句中的难词弄清楚了,我们就可以让孩子学着自己翻译古诗,感受诗中的美景。我们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给孩子一点提示:
诗句中的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中的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孩子们把这几个问题弄清楚了,翻译诗句就没有什么难的了。
诗意:在春日阳光的映照下,山河显得无比秀丽,春风拂过,送来阵阵花草的芳香。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作者通过“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融”“燕子”“沙暖”“鸳鸯”勾勒出了一幅明丽的春色图,突出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弄清楚诗意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诗句的节拍: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学完这首诗,要求孩子会写“融、燕、鸳、鸯”四字,其中“融”要注意左下角只有一横,“燕”不是草字头。
再看《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是由北宋诗人苏轼所作。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本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的画《春江晚景》所作的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写在画上的诗。
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解释下“蒌蒿”、“芦芽”“河豚”,最好是借助图片来理解。
蒌蒿:生长在洼地的一种水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河豚每年春天会从近海逆江而上,回到淡水中产卵。
大家记得引导孩子认识河豚是一种珍稀动物,我们要保护动物,杜绝杀戮。
这首诗的前三句是根据画里的内容所写,最后一句是诗人联想到的。
诗句的意思比较浅显易懂。
诗意:竹林外,桃花开了几朵。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着,它们最先感知到春江水已变暖。江岸边长满蒌蒿,芦苇冒出了嫩芽,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透过诗人笔下的春景图,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节拍: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学完这首诗,需要会写的字为“惠”“崇”“芦”“芽”“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崇”是翘舌音,“芦”下面是“户”,不是“卢”。
我们最后来看《三衢道中》。
这首诗是由宋朝诗人曾几所作。曾几,字吉甫,号茶山居士。他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写了他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江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
许多孩子在第一次接触这首诗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诗中的难字比较多。比如题目中的“衢”字,看着好复杂。我们可以看看诗句右侧的注释,理解三衢的意思。然后再来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山的道路上
接下来,我们需要孩子弄清楚“曾几”的读音。“曾”在这里是姓氏,读“zēng”,“几”读“jǐ”。
再来给孩子们强调一下“泛”“却”“阴”和“尽”的意思。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又,再
阴:树荫
翻译:梅子熟透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着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的树木非常茂盛,绿树成荫,不比来时的路上的差,树林中时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
我们在一旁适当地提醒,“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但诗人那里那时候却是天天晴朗,这种好天气是非常难得的,那此时的作者的心情必然是非常愉悦的。当诗人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上时不时听到几声黄鹂的鸣叫时,他的心情是十分惊喜的。
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这首诗。
节拍: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首诗里面要求孩子会写“梅、溪、泛、减”。其中“溪”字要注意右下是“大”不是“小”,“泛”字的右边乏字的笔画,有的孩子喜欢把最后两笔当成一笔写。
三首古诗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春天马上要到来了,大家要鼓励孩子门走进春天,用心品味春天,学着描写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全集正版全套4册淘宝¥69¥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