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这组诗,道破了杜甫准备在此地终老的原委,
先来读一首你非常熟悉的诗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朗朗上口,明快清新,色彩亮丽,读完很容易有这种感觉。你看头两句,短短的14字,就用了“黄、翠、白、青”四个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加上后两句的“千秋雪”、“万里船”时间之悠远,空间之宽广,足见诗人在此时此地,其所见所闻是如何的怡心抒怀。看得出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情绪是振奋的,这种欢快的心境,在杜甫诗作中并不多见。
这首七绝,属于杜甫《绝句》中的第三首,入选了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所以我们并不陌生。对这首诗,历代也多是集中在写景别致,对仗工丽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孤立的分析,往往会有些疏漏。我们知道,杜甫的组诗,向来是严谨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联系另外三首,你会明白,杜甫颠沛流离,几乎大半个大唐走遍的后半生,为何在这里一住就是4年,并且光在此地写下了首诗歌。
中国古代王朝,每每遭逢战乱,民众流离失所,四散逃亡,或寄人篱下,或露宿荒野,或萍寄孤舟……这其中有多少心酸和无奈,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深刻体味的。其时,哪怕是寸方安身之地,遮风避雨之庐,对他们,都会是一种天大的抚慰和恩赐,又遑论其他?家,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实在是不言而喻啊!
我们来看其他三首是怎样写的:
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这三首加上本文开头的这首,其实就是四首不同韵的七绝。诗题同为《绝句》,看着像是没有题目的一组诗,但读后,你不难发现这组诗的内在联系,说的就是自己居住的草堂之景及在草堂的日常生活,淡泊、感恩、知足和稍许的不安,一切尽在不言中,何须诗题复明言?
遭遇安史之乱的这年,年近半百的杜甫又逢丧子之痛。家之不幸,国之不国是一并袭来。你很难想象,他这一路究竟是如何走过来的。困居被叛军占据的长安,逃了被抓,关了再逃,见了新皇因为直言又贬,此后多地辗转,死里逃生。此时,战火蹂躏下的大唐,是满目凄凉。“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路途的见闻和悲愤,也催生了他不朽的诗作“三吏”和“三别”。
公元年,饱经战乱流离之苦的杜甫几经辗转来到了四川成都,投奔其时为成都尹的老朋友严武。第二年,“卜居浣花溪。是年,营草堂。”浣花溪,位于成都西郊,这所草堂,正建于美丽的浣花溪畔。从~,除暂住在梓州的年,其余4年,杜甫都是在这所草堂居住的,相比之前的困顿失措,这几年是他相对舒心也是创作力最为旺盛的几年。
《绝句》组诗正是作于年。其时,叛军已是强弩之末,好友严武又回到了成都,利好消息是接踵而来。回到草堂的杜甫,面对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欣然于心,吐之为快,一气而成。你看第一首,不管是茂盛的竹笋、青葱的行椒,还是将熟的梅子,长青的松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惬意,以致诗人都很欣喜的要邀请朋友“朱老”来共同分享,和“阮生”来谈古论今。
第二首,“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读到这里,你会感觉到诗人有一丝隐隐的不安。担心什么呢?叛军能否被彻底剿灭?自己能否就此安居下来?其实这种描述更是真实和生活化,因为即便是这短暂的安稳也是来之不易啊,诗人又怎能不倍感珍惜和感恩呢?而第三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种用黄鹂悦耳之音,白鹭骄美之姿表达内心之喜悦的,其实也正说明了作者对这种美好平凡生活的向往之情。
再看最后一首。这首描写药园并抒发自己的感想。一般的看,你可能会觉得作者谦虚,什么我种植药草的技术不太好啊之类的。往深了看,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作者希望“苗满空山”吗?当然希望。可为什么却不敢当呢?因为怕干裂的土地成不了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就是越在乎什么,就越怕失去什么。诗人所谓“隙地”,其实是有所指的,不正是对还没完全稳定的国家局势和一度也发生叛乱的成都局势的担心吗?作者所担心的这些,其实恰恰可能会让他又失去这并不算奢望的稳定。
所以,明代王嗣奭《杜臆》说这组诗“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
我们所能说的,对后半辈子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的杜甫来说,其时他真的就是:我想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