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腊梅 梅花七首欲向 梅问消息,一枝金蓓始
梅就是腊梅,在腊梅成为官方名称之前,腊梅叫作” 梅“。
因为这种江南常见的灌木,在冬天开花,比梅花的花期早,却独有一种蜡质的 色花朵,和特有的芬芳。
正是因为宋朝崇尚簪花赏花,所以很多在原野中籍籍无名的野花,也进入了观赏消费环节。
梅最初是农民挑着担子在城里售卖,腊梅耐寒,水养可开花,又开花早在梅花之前,所以最开始就以颜色区分,称” 梅“。
梅有官名腊梅是在年,49岁的苏轼从贬谪的常州直接直升机一样升到翰林 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一时朝野倾动,这时间多有宴会和唱和,他和 庭坚以 梅做诗, 梅其色 艳,如同蜜蜡,定名为蜡梅,又因为腊月开花,所以俗称腊梅。
但实际在腊梅作为官名之前,关于 梅花的诗已经很多,包括了苏轼和 庭坚都用 梅花写过诗。
“白头难入少年场,林下相招莫笑狂。
绿筱影侵棋局暗, 梅花渍酒卮香。“北宋·《司马光。又和南园真率会见赠》节录
司马光比苏轼大18岁,是北宋早期人,这个时候士大夫的园林里已经开始培植 梅花。
司马光说自己白发赏花,类似唐朝白居易,可以知道 梅花是作为时尚贵重的山林苗木引种的。
在竹子边种植 梅花, 梅花开时,香气扑鼻,将梅花放在酒杯里,有着一种特殊的高雅和芬芳。
梅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和酒同饮,不输桂花。
”江上清香隔水闻,林间不见雪纷纷。
春寒忽忆登山屐,归梦犹寻谷口云。“北宋·范祖禹《 鲁直示千叶 梅余因忆蜀中冬月山行江上闻香而不见花此真梅也鲁直然余言曰不得此乐久矣感而赋小诗》
这里有个故事。 庭坚特别喜欢 梅花,这次特地带着 梅花给朋友·范祖禹,说我搞到了特殊的梅花,找了很久,终于找到它了,范祖禹闻着 梅香气,记起了曾经在四川的十一月,江边闻到这样的香气,只是不知道是这种花。
庭坚听老友这么说,非常开心,因为这些 梅正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
”舍南舍北勃姑啼,体中不佳阴雨垂。
欲向 梅问消息,背阴合有两三枝。“北宋· 庭坚《从人求花》
你看 庭坚有多么喜欢 梅,他这是到山里找人求花。
那房前房后鹁鸪声声,只是天气不好,细雨丝丝。
我就是想得到 梅花,结果该我有福气,在院落背阴的角落里,就开了两三枝。
庭坚当然不是要一枝 梅,他是挖回去培养。
这一年 庭坚和苏轼同朝为官。
”朱颜发过如春醅,胸中梨枣初未栽。
丹砂未易扫白发,赤松却欲参 梅。“ 北宋苏轼《西山诗和者三十馀人,再用前韵为谢》节录
在这次应该有 庭坚参加的西山诗会上,就有 梅花,苏轼才调回京城,感慨这里冬天街上和宴会上流行 梅。
而 梅比梅花开花早,更耐寒,颜色端庄喜庆,宋朝尚 ,所以这首诗依旧是用 梅,来表达自己重新回到朝堂的喜悦。
不过很快, 庭坚和他就觉得 梅两个字,不能突出这种梅花的特殊美,于是开始定名为蜡梅,关于他们的蜡梅诗另篇文章再写。
”庾岭开时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
未容莺过毛先类,已觉蜂归蜡有香。
弄月似浮金屑水,飘风如舞曲尘场。
何人剩著栽培力,太液池边想菊裳。 “北宋·王安国《 梅花》
原注:熙宁五年壬子馆中作,是时但题曰 梅花,未有蜡梅之号。至元祐苏、 在朝,始定名曰蜡梅,盖王才元园中花也。
王安国是王安石的弟弟,他清晰记得 梅叫作蜡梅是在年,苏轼和 庭坚的倡导。这之前他的诗,依然写的是 梅。比如他拿出了年的作品。
但是他的 梅诗和苏轼 庭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都自发的将 梅的质感,比喻成蜂蜡。
梅花的 ,他用了 鹂鸟身上的嫩 羽毛来形容,又将他比作了曾经开放的菊花。
总之在北宋, 梅是花卉的新品种,
”腊梅初与雪争妍,素艳寒香亦可怜。
使北风吹得尽,一枝金蓓始嫣然。“北宋·谢薖《 春日 梅花二首其一》
这里的腊梅是指 梅腊月开花,和白雪斗美。
那一种清丽的姿态和凛冽的香气,让人觉得可爱。
刚刚北风吹了过去,一枝金色的蓓蕾就笑着开花。
那嫣然的样子,明艳动人。
”姚花富贵江梅妙,俱是花中 。
戏出小诗花一样,先生下笔与春谋。“宋·朱翌《题山谷姚 梅花》
梅花为什么在宋朝倍受人们喜爱呢,还有一个时代色彩原因,是宋朝崇尚 色,代表富丽堂皇高贵。比如在唐朝流行的紫色红色,在宋朝让位于 色。服饰以 为贵,牡丹也以姚 为花王,那么在宋朝人眼中的腊梅花,自然有了一种不同的心理审美,比梅花贵气,又有不输给梅花的香气。
所以当苏轼 庭坚歌咏腊梅花时,得到很多人的心理共鸣,腊梅花很快就成为了 梅的官名,腊月开放,富丽迎春。
实际腊梅和梅花不是同一个品种,腊梅是灌木,而梅花是乔木,这点,宋朝苏轼和 庭坚也都知道,也就是因为知道,才以蜡梅定名,区别人们认为 梅也是传统梅花的一个品种。
但是关于蜡梅的诗,仍旧使人意犹未尽,因为这种山野的腊梅更抗风寒霜雪,远远不是一个富丽的比喻可以涵盖这种植物的内涵。这倒给了当代人歌咏赞美的余地。
因为我觉得它更朴实,更芬芳,也更有药用价值。
拿起手中的笔,让我们写写腊梅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