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天敌 >> 惊蛰三候你不知道的节气冷知识愿春之雷驱散
惊蛰至,雷声起
从昨日(3月5日)开始,正式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
起源:
惊蛰,原本称为“启蛰”。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于土中冬眠,不饮不食,为“蛰”,“启”是开启的意思,随着气温升高,泥土变得松软,冬眠的虫类感受到春天的阳和之气,打破原来的蛰伏状态,从土中钻出来活动,这就是“启蛰”。西汉汉景帝的名字叫“刘启”,为了避讳汉景帝,改“启蛰”为“惊蛰”,沿用至今。
惊蛰三候: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古人将“五天”分为“一候”,“三候”即为一个节气。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桃,易种而子多,故字从木、兆,兆即为多。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萧纲在《咏初桃》中写道“初桃丽新采,照地吐其芳。枝间留紫燕,叶里发轻香。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若映窗前柳,悬疑红粉妆。”
二候仓庚鸣
仓庚为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庚亦作仓鶊,别名黄鹂、黄莺、搏黍、金衣公子、鵹黄等。《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郑玄注云:“仓庚仲春而鸣,嫁娶之候也。”《幽风·七月》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三候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节气中的“化”是变回旧形的意思,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有人认为,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已经不见迹影,此时只有斑鸠飞出来,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比喻,意为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民间习俗:
长期以来,民间形成了很多关于惊蛰节的活动和习俗,其中最有特色的要算祭白虎、炒虫、打小人、吃梨了。
祭白虎主要在广东一带。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既可怕又可敬的动物。
一方面它凶猛无比,能够辟邪,因而古书说:“画虎于门,鬼不敢入。”同时老虎是食肉动物,经常会残害家禽家畜和人。广东人认为,蛰伏的动物被春雷惊醒后开始觅食,这时候白虎也会从山中出来觅食,为了保一年平安,就要在惊蛰这天祭白虎。白虎一般用黄纸做成,身上带有黑纹,口有撩牙。做好的白虎放在神坛前,拜祭时,把涂有猪血的肥猪肉抹在老虎的嘴巴上,寓意“吃足油水,就不会张口伤人了”。这一习俗现在还很盛,很多庙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坛,每到惊蛰,特别是中老年人就会手拿祭品,排队祭白虎。有些人还拿鸭蛋喂虎,同时口里念叨“好人近身,小人远离”。
打小人源于驱虫。春雷惊醒了害虫,每到这一天,农户就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仪式;同时还要手持清香、艾草,熏家里的每个角落,希望能够驱走蛇、虫、蚊、鼠等。打小人就源于驱虫。人们认为小人就好像害虫,惊蛰后也开始出来活动。到庙里打小人,就可以把小人、恶鬼等统统赶走,一年中都会顺顺利利,不受小人的纠缠。打小人一般是拿拖鞋用力拍打地上的纸人,打完后还在纸人身上踩上几脚。
有些地方还有“炒虫”习俗,就是把芝麻、黄豆等放在锅中爆炒,比如广西的瑶族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陕西人炒黄豆、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都是取“炒虫”“驱虫”之意,为的是灭虫除害。炒好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大吃,还要大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
惊蛰还有吃梨的习俗。这是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梨子的吃法很多,可以生吃、可以蒸、可以榨汁,如果咳嗽厉害,还可以用冰糖蒸梨。一方面要吃梨子,另一方面要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等。
古诗词作品:
秦楼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蛰日雷
宋·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水龙吟.惊蛰
元·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