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天敌 >> 衣冠禽兽本来是高大上的代名词,缘何沦
提到“衣冠禽兽”一词,现在大都被解释为贬义,意思很直白,就是品德败坏。如果评价说某个人“衣冠禽兽”,想必骂人的意味,谁都能听出来,而且骂的还不轻,一般人还真是受不了。
“衣冠禽兽”最早出现于明朝话本,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从这时候起,其寓意就是徒有外表,行同禽兽,总而言之就是道德败坏的人。
话虽如此,“衣冠禽兽”最初却是一个褒义词,在同时期的明朝初期,如果能够“衣冠禽兽”,倒还真是一件值得高度称赞的事情。什么原因呢?
其实“衣冠禽兽”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按照明朝当时的规定,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而且“衣冠”上的“禽兽”严格与文武官员的品级对应。
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然而不管怎么说,能够“衣冠禽”,或者“衣冠兽”,终归是踏入仕途,光宗耀祖的荣耀。具体来说: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同时,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说按照文武官员的官服颜色以及上面纹绣的飞禽走兽,很容易区分出官职的大小。
可以这样说,在当时能够“衣冠禽兽”,怎么说都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可是“衣冠禽兽”如何演变出讽刺意味来了,这倒还真跟明朝中后期的这些“衣冠禽兽”们,自身有很大关系。
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特别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依仗权势胡作非为,以至于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而且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致使文武官员都人人自危、明哲保身。
更有很多官员甚至直接干起了鱼肉百姓、为虎作伥的勾当。长此以往,“衣冠禽兽”的文武官员们名声越来越臭,曾经备受尊敬的“衣冠禽兽”,就当真成了百姓眼中的“衣冠禽兽”。
其实在明朝以前,原本有个成语,与“衣冠禽兽”意思相近,叫做“衣冠枭獍”,其寓意就是指斥那些道德沦丧、行为卑劣的“伪君子”。“衣冠枭獍”出自宋朝《北梦琐言》:“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这里的“枭”,是一种穷凶极恶的鸟儿,传说它为了存活,不择手段,不惜吞吃自己的母亲。“獍”,传说它饥不择食,杀气腾腾,居然咬死自己的父亲。
说到这里,其实可以假想一下,同样是寓意“徒有外表,行同禽兽,道德败坏的人”,“衣冠枭獍”就能代表。若不是明朝“衣冠禽兽”官员们的自作自受,怎么也不可能掉价到“衣冠禽兽”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