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生活环境 >> 今日清明丨梨花风起,遥寄相思
今天3时20分
我们迎来——清明
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桃花初绽,杨柳泛青
莺飞草长,风轻雨润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
一派气清景明的春日气象
“清明”由此得名
习俗
祭扫
扫墓祭祖,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节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踏青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郊游、观赏春色的大好时节。
插柳戴柳
过去在清明这天,家家都要在门前挂上柳条,有的人还要在头上戴上柳枝。插柳于户,可以驱邪祈福;戴柳于首,寓意留住青春。蕴含着人们对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来的殷切期盼。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俗语说的“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也是这个道理。
放风筝荡秋千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时,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再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寓意“放晦气”。
物候
一候桐始华
桐始华的“桐”,指的是白桐(泡桐),和风撩动纯白的桐花,美好如约而至。在古代诗文之中,与桐花花期相近的梨花更为显赫,所以清明风也被称为梨花风,“梨花风起正清明”。
二候田鼠化为鴽
田鼠化为鴽(rú),从字面意思看,“田鼠化为鴽”是说老鼠变成了鹌鹑那样的鸟儿。但这其实是因为清明时节阴气潜藏阳气渐盛,喜阴的田鼠躲回洞穴,喜阳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
三候虹始见
虹始见,清明时节多雨,雨过春深,则见虹霓,七彩霓虹架桥,定格起春日最美瞬间。
养生
清明时节,时暖时寒,乍阴乍晴,穿衣宜“上薄下暖,薄厚搭配”,也可多穿几件,有备无患。
宜食清淡甘润之物,少吃发物(如羊肉等),多吃时令蔬菜(如菠菜等),注意养肝护肝。
春日百花盛放,柳絮纷飞,对花粉过敏的人应尽量躲避花粉,居住上也要注意清洁打扫,及时更换床单被罩等。
诗词
一起来欣赏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清明的诗句吧!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唐]白居易《清明夜》
梨花风起,思念随风化雨
正值人间最美四月天
慎终追远,尽享春色
来源丨人民日报、川观新闻
制图丨张雨薇(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