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孙葆元原创丨七言绝句镌璞斋词话之十二

发布时间:2022/9/20 16:54:47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七言绝句

——镌璞斋词话之十二

文/孙葆元

在五言绝句前面加两个字就是七言绝句。如果首句是仄仄起头的句子,加平平即可。反之,如果是平平起头的句式加仄仄即可。

近体诗诗句用声是相对的,如果第一句起头是仄仄,那么第二句起句肯定是平平。首句第一、第三、第五位置上的字可以换声,但是第二、第四位置上的声调万万换不得,这就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必纠。

七言绝句绝不是加两个字那么简单,七言句首先是诗发音的节奏,双音调的起伏是汉语发声的魅力所在,在我们的吟唱中最广泛的句式首选七言。七言句式的使用在先秦的《楚辞》中就出现了,“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九歌》)。这里的“以”、“兮”都是虚词,虚词在这里使用是增加吟诵的节奏,这是七言句式的肇始。到了汉代,七言句去掉了句子中的虚词,“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霑翰,美人赠我金错刀。”(张衡《四愁诗》)。可以看出来,七言句正往摆脱虚词的方向发展。到了唐代,格律诗的出现把五言七言诗句整合成格律,这就是格律诗的由来。诗句的进化和发展历经了几百年,说明一个诗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岁月中磨砺,在无数诗人的创作实践中完成的。

七言律绝的形式——

第一种: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第二种: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把第一种前半首与后半首对调,并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脚。第三句仍然收仄脚。

第三种: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这是平起平韵偏格。它把第一种形式的第一句改为仄声脚且不押韵。

第四种: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这是仄起平韵正格。它是第二种形式的变式,把首句改为仄声脚且不押韵。

七言绝句第一句第二字仄起押平声韵为“正格”,第二字平起为“偏格”。押仄声韵的很少。

现在让我们看唐人例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春。

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乐师,曾为玄宗作曲。这首诗描写了杜甫在江南遇到落魄的李龟年时复杂的心情。前一二句是对句:“岐王宅里”对“崔九堂前”;“寻常见”对“几度闻”。这首绝句可以理解为一首七律的颈联与尾联。

平起平韵偏格。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前两句对仗:“朱雀桥边”对“乌衣巷口”;“野草花”对“夕阳斜”。与上一首相同,都是截取了七律诗的颈联和尾联。

仄起平韵正格。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刘禹锡的《乌衣巷》虽然都是前两句对仗,但是也有不同,杜诗第一句是不押韵的,而刘诗押韵。通常情况下,凡前两句对仗的诗,第一句都不押韵。道理很简单,想一想七律的颔联和颈联的前一句就明白了,即第三、五句都押仄声韵。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题为“绝句”的诗句句对仗:“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窗”对“门”;“含”对“泊”;“千秋雪”对“万里船”。在视觉上,第一句写眼前,柳树上啼叫的黄鹂;第二句写远望,飞向青天的白鹭。第三句跟着又写远瞩,西岭的雪山;第四句再写眼下,门前泊着的航船。航船毕竟要驶向远方,诗人就这么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地写,诗情就在思绪之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7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