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生活环境 >> 两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
01
如今,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了辅导孩子作业的主力军。在今日头条上,有网友分享了自己辅导孩子作业时的尴尬场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老师让家长帮助孩子预习杜甫所写的古诗《绝句》,我一看这个作业就觉得极其简单,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我豪横地在女儿面前背诵起来,可背完以后,女儿非说我背错了。
我有些不满的说女儿,你都不知道几首唐诗,还指手画脚说我错了,结果女儿说是’两个’,不是’两只’。我极其纳闷,谁说的是两个?鸟不是都说几只吗?结果翻开女儿的教材一看,还果真是’两个’,可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两只’啊,难道自己一直记错了?”
短短的几句话,不仅获得了68万阅读量,更有位网友加入了评论行列。有的网友说:“我85的,学的是’只’。”有网友说:“我82的,学的是’个’。”有网友说:“我88的,学的是’个’。”有网友说:“我86的,学的是’只’。”有网友说:“我90的,学的是’只’。”有网友说:“我92的,学的是’个’。”
这首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唐诗,可以说是朗朗上口又十分接地气。可究竟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呢?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
02
关于鸣翠柳的到底是“两只”黄鹂还是“两个”黄鹂?浙江传媒大学辅导员王志伟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这首古诗的全名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咬文嚼字地来分析,“两个黄鹂”实在有些别扭,量词用得不恰当,应该改为“两只黄鹂”更准确些,但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律诗,因此在用字上必须严格依照格律,而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
平,指平声字,主要包括现在声调为阴平、阳平的字;仄,指仄声字,主要包括现在声调为上声、去声的字和古代的入声字。按照读音来区分,平是平顺的意思,声音比较响亮动听,能拖长,也就是如一条平坦的路径,可以顺利地走下去。仄是倾斜的意思,属仄声类的字,声音比较拗曲难听,较短促。
绝句有四种基本的平仄格式,这首诗的平仄即为其一: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的首字可以不论平仄(七绝首句仄起不入韵),但第二个字必须是符合格式。在宋末平水人刘渊依据唐人用韵情况编著的《平水韵》中,“只”字属于平声字,“个”字属于仄声字,所以只能取“个”而舍“只”。
类似的例子还有于谦的著名绝句《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是因为平仄所限,将“粉身碎骨”换成了“粉骨碎身”。
03
辅导孩子作业,的确是一门技术活。不仅需要家长拥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更需要我们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所学知识。
我们小时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题目是《锄禾》,而如今却是《悯农》。我们小时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题目是《草》,而如今却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另外,在很多汉字的笔画上面也有了调整。我们小时候写“火”的笔顺是点、撇、点、捺,而如今的孩子们学的却是点、点、撇、捺;我们小时候写“忄”的笔画是点、竖、点,而如今的孩子们学的却是点、点、竖;我们小时候写“义”的笔顺是撇、捺、点,而如今孩子们学的却是点、撇、捺;我们小时候写“万”的笔画是横、撇、横折钩,而如今孩子们学的却是横、横折钩、撇……
————————
在辅导孩子功课时,你有发现哪些不同呢?欢迎跟曦曦妈探讨您的感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