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唐朝著名诗人顾况作品茶赋品读四

发布时间:2023/1/12 22:25:40   

唐顾况《茶赋》品读(四)

吴斌

顾况还引用了《诗经》“黍离”篇中的句子。“黍离”中的第一段为: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插图(来自网络)

大意是:作者走过曾经是周朝(即夏、商、周的周朝)宫殿与宗庙的遗址,这里现在已经种上了大片的小米高粱,我(诗歌作者)缓慢地走着,感慨万千,思绪飘荡。了解我的人,知道我这是为国运衰落、礼崩乐坏而心生忧虑;不了解我的人,说我如此感慨又是为了什么呢。茫茫苍天,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啊。

诗经插图(来自网络)

顾况在《茶赋》中引用的是“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之句。其要表达的意思大约是:我(顾况)如此刻意的为茶作赋,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以茶之清静随和、恬淡悦己的特性,来寄托自己中庸恬淡、宁静致远的人生追求;不了解我的人,还以为我如此刻意的为茶作赋,是为了追求什么特别自私的目的呢。

品茶图(来自网络)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顾况作《茶赋》,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只因为爱茶,只因为是从茶中感悟到,与自己的人生追求所相同的特质。因此,雅致的辞藻自然而然地由笔端流淌出来,真实中透着大气,纯朴中显着华美。

顾况的《茶赋》全文如下:

稷天地之不平兮,兰何为兮早秀,菊何为兮迟荣。皇天既孕此灵物兮,厚地复糅之而萌。惜下国之偏多,嗟上林之不至。

如玳筵,展瑶席,凝藻思,间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莺啭,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此茶上达于天子也;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杏树桃花之深洞,竹林草堂之古寺。乘槎海上来,飞锡云中至,此茶下被于幽人也。

《雅》曰:“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可怜翠涧阴,中有碧泉流。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轻烟细沫霭然浮,爽气淡云风雨秋。梦里还钱,怀中赠橘。虽神秘而焉求。

品茶图(来自网络)

顾况《茶赋》全文的大意约为:

叹天地之不公平啊,兰花为何在早春,就秀开了美丽的花朵,而菊花却要等到秋天才繁荣?天地间既然孕育了茶这般的灵物,为何还要厚此薄彼的择地而萌发呢?远离国都的偏僻山地反而居多,国都附近的皇家园林中却一点都没有。

茶能参与豪华珍贵的宴席,展示在华美秀丽的餐桌,凝聚起浮想联翩的文思,放置于琼浆美味之间,赏赐给著名的大臣,接待上宾贵客。煎茶时美妙的茶水沸腾之声,有如山谷里黄鹂婉转的和鸣。茶面上浮起的“茶花”,浓浓地泛着雪样的光华。品味时芬芳,咽下时生津,出色得超过了皇家其他的饮品。每年春天茶总是先于其他珍品出现在帝王面前,有如皇宫九重深深的宫门,意味深长地祝福圣上的万寿无疆。这些都是茶可以上达于天子的地方。

茶,有益于对饭菜中不易消化部分的降解;可以去除肉类食物中的膻腻;在暑热烦闷时,让人产生清凉舒爽的感觉;能够涤除没日没夜的昏昏欲睡之状态。茶,发挥这些作用,于密布杏树桃花的深谷隐居之地,以及遍地茂林修竹的草堂古寺之中。茶有如乘着木筏从海上的仙山而来,犹如搭在佛家的锡杖上由云端飞至。这些都是茶,眷顾着幽人、隐士、山野村夫的地方。

品茶图(来自网络)

《诗经·雅》中有:不了解我的人,说我如此执着,是为了追求什么呢?唉,深涧翠谷虽然阴冷,可其中却有澄澈碧透的清泉流淌。舒展优雅有如黄金制成的铁鼎;泛着宝玉般光泽的越州瓷茶盏;茶鼎中的茶汽,如轻烟般弥漫漂浮于,洁白细腻的华沫之上;茶盏中茶的清爽气息,有如天高云淡、风雨过后的深秋。我追求的就是这些了。至于“梦里得钱”、“毛人送橘”之类喜出望外的事,虽然神秘但又怎么可以去追求啊。

品茶图(来自网络)

顾况的此篇《茶赋》,不卑不亢、中庸随和,寓意深远而又朴实易懂,格律工整且又朗朗上口,词平、句顺,靓丽华美。读来令人顿感清新淡雅,如沐春风。顾况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构建了这篇优美的《茶赋》。让我们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得以通过这篇《茶赋》,穿越到他那个美好的时空,身临其境般地享受了一回,盛唐茶事的雅致与华美。同时也使我们的身心,都深深地沉浸在了对大唐“茶文”的审美愉悦之中。

靓丽山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1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