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习性 >> 夏至夏日味渐烈,诗词意更浓
夏至
夏至在中国古代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气),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还会在夏至时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一候·鹿角解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雄性的蝉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二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诗词
《夏至避暑北池》
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古代测量时间有白天的日晷和夜晚的沙漏。夏至白昼达到最长,过了夏至,夜晚慢慢变长,所以说“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农历五月有很多农事活动,所以说“是月农稍忙”。
《夏至后得雨》
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到小暑期间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的说法。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唐代夏至有吃粽子和烤鹅的习俗,而夏至在农历五月中旬,江南开始梅雨天气。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这个节日同冬至节一样重要。诗人值节日抒发孤独感,渴望上达圣听,被朝廷召回。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陈与义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柳映荷塘,游鱼聚影,夜雨飘荷香,黄鹂鸣池上。面对大自然的美景,真想摆脱尘世纠葛,身披蓑衣,持竿于雨中舟上。
《夏至》
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古人有夏至祭祀先祖的习俗,而夏至和端午的很多习俗重叠在一起,有的地方重端午,有的地方重夏至。
《永遇乐·夏至》
史浩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饮酒清歌,端午的艾草香尚留,天气闷热,挥扇难消热气,倘若心静,自然凉,亦不怕炎热。
《夏至过东市二绝》
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夏至,雨后天晴,牧童骑牛往青草深深处,溪水清澈,两岸绿荫满布,晚风拂面,惬意的夏至午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