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可千回的顽童

发布时间:2024/9/8 12:58:31   
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我而言,读书是很头痛的事,所以更喜欢通过旅游的方式去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见闻。也算是起到了一种寓教于乐的效果吧。比如在来到杜甫故里之前,我对这位号称诗圣的唐代诗人仅是知道一二,却并没有太多了解。尽管这位著名诗人创作了太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但置身位于郑州巩义县的杜甫故里时,能够让我脱口吟诵的却少得可怜:”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孔看起来灰白斑驳的窑洞,据称便是杜甫的诞生处,诗圣在这片小院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岁月。院内的雕塑生动的表现了杜甫在孩童时代,爬到树上玩耍的天性。看到这幕情景,谁能想到这位“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可千回”的顽皮少年,在日后成为一代诗圣,为后人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甫身世坎坷,幼年丧母,受到姑妈的精心哺育。因此在正屋内展示了这一场景。窑洞的背后有一座形似笔架的山,其实如此普通的山峰,实在数不胜数,但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有灵,杜甫虽然算不上仙一样的存在,但也毕竟是家喻户晓的伟大人物,因此围绕它有了很多美好传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信步悠闲地漫步在景区内,无论是路边石块还是走廊过道,随处可以看到诗圣的诗句,我脑海中那些浅显苍白的认知,终于能够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去重新被熏陶。杜甫的诗作,多数汇集在诗圣碑林处,因为长达米,俗称”百米长廊“。其间百余幅的石碑均出自著名诗画大家之手,虽然我不懂书法,但或飘逸或雄厚的字体,依然令我饶有兴致地去辨识品读。所幸在看到了诸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国破山河在,城百草木生。”等作品,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记忆。哈哈,也算是对自己的宽慰吧。诗圣堂内供奉着杜甫的坐像,正上方悬挂的匾额上面赫然题写着“诗圣千秋”。得益于天资聪慧,加之有父亲及祖父的遗传,杜甫从小便喜欢写字,作诗。九岁时便已经有了大量的习作。青年时期的杜甫开启了长达四年的吴越之行,也就是现在的江浙地区,沿途饱览了扬州、无锡、绍兴、杭州的秀美风光……33岁的杜甫在洛阳偶遇,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便结伴而游。演绎了一段中国诗歌史上的佳话。后来杜甫满怀憧憬地来到长安,想要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却空有壮志,难以实现。虽然47岁时终于迎来了转机,被任命为左拾遗之职,但不久即被贬。困顿中的杜甫,从此对由盛转衰的唐朝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逐渐成为一位有着浓厚忧国忧民情怀的现实主义诗人。经历了闯荡,为官,漂泊的生活后,杜甫最终选择了西行成都,并在浣花湖畔建造了一座草堂,开始了自己安宁的生活。后思乡心切,在归途中,贫病交加而故去。杜甫在生平创作的诗篇中所流露出忧患意识,高贵品格,受到无数人的推荐和敬仰,也必将会更长久地传承下去。谢谢阅读,我是行摄岁月。期待你举手之劳的点赞,那将是对我极好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7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