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惊蛰桃花红,李花白,黄鹂歌唱燕归来
3月6日
春雷响
万物萌动,时至惊蛰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惊蛰·吴藕汀
每到农历的二月份,
农民伯伯便开始期待又紧张地,等待着一个日子的到来,
那就是在二十四节气中位列第三的节气:惊蛰。
夏代的历书《夏小正》里记载,
惊蛰曾经有着另一个名字:启蛰。
到了汉代,才为了避汉景帝名讳,改作了“惊蛰”。
不过,“启”和“惊”,都带有“开始”的意思,
从这天开始,渐有春雷声声,
惊醒了沉睡的蛰虫,
带来了大地春回的消息。
桃花嫣红,李花洁白,
黄鹂歌唱,燕儿北归。
这便是春耕开始的信号了。
惊蛰三候
从惊蛰到春分的十五天,被分作了三候,
分别描述了一种事物的变化,
你有没有观察过呢?
一候:桃始华
▼
虫儿已经被雷声惊醒,
桃树也好像被春雷催开,
绽出灼灼桃华。
二候:仓庚鸣
▼
仓庚就是黄鹂鸟。
先秦时,诗经《七月》中有名句:“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就是说:春天的阳光暖融融,黄鹂鸟正唱着歌。
唐代的杜甫写春天也说:“两只黄鹂鸣翠柳”。
到了现代儿歌《春天在哪里》,它仍然“嘀哩哩”地唤着。
只要黄鹂儿一叫,春天便到了。
三候:鹰化为鸠
▼
“鸠”指的是“布谷鸟”。
古人认为,秋天的时候,因为感受到肃杀之气,
布谷鸟会化作雄鹰,以度过寒冬,
到了春天,温度回升,老鹰便重新化作布谷,
此时,大地苏醒,冰雪消融,
一江春水淌着,春耕的时节到了。
惊蛰风物
“春暖风正和”
▼
“春雷始鸣”
▼
“春雨淅沥沥”
▼
“祭白虎”
以猪油祭虎口,免招口舌是非
▼
“打小人”
▼
惊蛰读诗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夜
宋·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
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干。
小雨云门溪上
宋·陆游
好雨疏疏压暮埃,
断云漠漠带春雷。
离黄穿树语断续,
翠碧衔鱼飞去来。
生菜入盘随冷饼,
朱樱上市伴青梅。狂吟不是夸强健,
老气如山未许摧。
秦楼月·浮云集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水龙吟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
宋·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
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
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
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
向来屏息似龟蟾。
春日杂兴五首·其一
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雨下过了
春花开过了
春柳也摇曳起来
春色褙子穿上了身
这一切,都与春天有关
惊蛰已至
你是怎样发现“春天来了”的呢?
留言告诉婷婷姐姐吧!
婷婷三字经,三字通古今
《婷婷三字经》已全新上线喜马拉雅
前名订阅课程
即可获赠全套竹简哦
长按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