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苏轼用一首诗讽刺诸葛亮,短短20字一
苏轼用一首诗“讽刺”诸葛亮,短短20字一针见血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而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丰如繁星般的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滋润人类心灵的源泉。
年,北宋科考,主考官欧阳修拿着一篇考生的文章《行赏忠厚之至论》,赞叹不已,其他考官也认为这样的文章应该得第一。
但欧阳修认为他的学生曾巩也参加了考试。这篇文章很精彩,讨论也很中肯。但也许是他学生的作品。难免担心如果他被评为第一,会受到他人议论。
因此,因为欧阳修的决定,这篇文章的作者获得了第二名。
打开试卷,才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曾巩,而是来自四川的苏轼。
说起苏轼,大家都知道他的诗词惊才绝艳,但因为文名太盛,反而遮掩了他议论得失的“政论”文章。
苏轼曾在《留侯论》里写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样的议论,立论高远,观点深刻。
他在《晁错论》里又说: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这种论证,指出了晁错最终结果的必然性。
除了这样的议论,苏轼曾经写过一首小诗“讽刺”诸葛亮的做法。
在历史上,诸葛亮声名赫赫,杜甫行走到武侯祠,都忍不住写诗感慨: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这首诗中,杜甫提到了诸葛亮的成就:刘备三访茅舍,诸葛出山,扶助刘备父子,最后“献身于死”。
然而,苏轼对诸葛亮的一些做法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曾经写诗“讽刺”诸葛亮
“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乃为此事”。
这首诗是《张飞传》,原诗70个字,但在一开始,苏轼就点明了诸葛亮的不明智。
公元年,刘备携关羽、张飞“三顾”诸葛亮与草庐之中,第三次诸葛亮感念刘备拳拳盛意,就为他筹划了“隆中对”:
彼时曹操占据中原,兵多将广,“此诚不可与争锋”,而江东孙权凭借父兄基业,又有长江天险,因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于是诸葛亮为刘备筹划,向西南方向夺取益州作为基础,进而争取“三足鼎立”。
诸葛亮的计划没有问题。要取得巨大成功,自然需要一个基础。宜州防守容易,进攻难。唯一的问题是,当时的宜州大师刘璋和刘备是一样的。刘璋虽然愚笨,但如果刘备夺取宜州,在道义上是没有道理的。
这就是苏轼说的“兵意颇不义”。
有人认为,天下之地,有能者居之,有什么“义不义”呢?持这种观点的人,或许是没有意识到刘备起家的“根本”。
从一个“卖草鞋”起家的少年,刘备并没有太多可以依赖的资源,这也是他前期一直到处流窜,居无定所的原因。
但在流转的过程中,刘备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两个优势:第一是“刘皇叔”的身份,第二就是他“以仁义着于四海”。
可以说,“仁义”为刘备争取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如果刘备夺取刘璋的基业,那他一直赖以生存的“仁义”口碑就会崩坏。
苏轼一针见血指出了这个问题,由此可见,诸葛亮让刘备夺取益州,虽然获得了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不偿失。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号称“凤雏”的庞统也看得很清楚。
《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和诸葛亮占据益州之后,举行酒宴庆祝,这时候,长得很丑的庞统就指责过:“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由此可见,虽然时隔千年时间,但苏轼还是能一针见血指出诸葛亮的“失误”,因此也能知道,苏轼的政论水平确实很高,无奈的是,当时北宋积贫积弱,即使有那么多能人志士,依旧还是未能阻拦后来的“靖康之耻”。
这样看来,还真是像《三国演义》开篇写的那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困境,既消耗人的精力,也考验人的体力。
气象学家竺可桢15岁读中学时,因为身体单薄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有人挖苦他:“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活不过二十岁。”
竺可桢非常气恼,立志要锻炼好身体。
于是连夜制定了计划表,并严格执行;每天鸡一叫就到操场上跑步、舞剑、做操……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体质明显增强,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那些讥讽他的人,也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
陆游在《小室》里有说:“老去身犹健,秋来日自长。”年老的时候,还有个好身体,就不怕秋冬季节的漫长。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摘自清·法式善《读书》
《老子》书中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无论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他遍注典籍,强调学习“循序而渐进”。
“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
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除了读书,其他事情也应如此;循序渐进反映了一个人的头脑,更闪烁着一份智慧。
永远不要惧怕遭遇挫折和黑暗,人生浮浮沉沉,不会有永远的痛苦,旭日总会东升。
固守着心中的信念,磨练自己的斗志,终会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一天。
唐代杜荀鹤在《小松》里提到: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积蓄力量,拨云见日,前路值得踏上,未来终是可期。
有人问我究竟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词或者文章?
最好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多读书,最好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读。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阅读的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前几天一直有粉丝私信我,什么样的书最能培养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最适合家长与孩子一起读。
不妨看看这个极具趣味性的《飞花令里读诗词》。这个诗词来头可大着呢!
我们都知道,市面上有很多的诗词读本,也有不少是名家编写的,但主要都是诗词加译文的形式,很多人读完依旧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评委,中南大学杨雨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汤素兰共同给想要深入感受诗词的朋友推荐了这套《飞花令里读诗词》。
这本书有三册,古典诗歌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俗语为主题。本文选取经典作品和著名格言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根据一年天的时间,选择首诗。
学习古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更多的美好。在熟悉诗歌的孩子眼里,每一株植物都不再平凡,而是有自己的“"诗意"滤镜。当她看到夕阳时,她会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寒冷的冬天,她会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她开心的时候,她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不是一个枯燥的诗歌知识,而是以图画的形式讲述的故事。然后有趣的故事会导致诗句,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诗句。它将讲述每首诗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诗歌中所提到的人物、地理知识等。如果孩子们真的明白了,那就很容易记住了!
书中包含近首经典诗词——从《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明清佳句,集结名家名篇,精选最传世的千古咏叹。
从小学到成年,都可以读读这几本书,年纪小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他们读。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自己阅读。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背不下古诗,家长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
这套书仅需85元,一顿肯德基的钱,就能让孩子在假期间增长很多的知识。
现在点击下方链接就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