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话题古人为何对杨柳情有独钟人民读书

发布时间:2024/8/26 12:45:28   

·

SPRING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柳树的“身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杨柳本是我国常见树木,遍植于大江南北。为何这种普通的树木,会成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吟诵的对象?古人为何对杨柳如此青睐?

柳是别离的象征

“柳”与“留”字音相同,古人在送别朋友时,常常赠送柳枝,以表达不舍别离的感情,诗人们也常以此来暗喻离别。

《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描述了这样的情思。垂柳的“依依”神态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一致,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在一起,这成为我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色。

唐朝诗人温庭筠《菩萨蛮》其十一之“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别离”,北宋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用了这样的意象来抒发与亲友别离的难舍之情。

除了表示别离,杨柳也表示美好的祝福。柳是极易成活的植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人们赠送柳条不仅有留恋之意,还有祝福之意。

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与其他树木相比,柳树的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行的人,到了异地后,能够随遇而安,一切顺遂。

柳是相思和盼归

柳不仅能用来表离别,还能用来表相思、寄托。古代人善用谐音表达情感,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依依的柳丝、漫漫的柳絮,都寄托了世人的离愁别绪、苦苦相思。

人们在离别时会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盼望早归。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都抒发了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张九龄《折杨柳》中的“纤纤杨柳枝,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这些都是以杨柳之态抒盼归之情。

柳是对春天的期盼

柳是春天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之后,人们对于春天的到来,往往不是先从气温的变化体会到的,而是通过视觉感受到的,满眼所见,都是绿油油的柳芽,即知是春天到来了。

唐代诗人刘商说:“露井夭桃春未到,迟日犹寒柳开早。高枝低枝飞鹂黄,千条万条覆宫墙。”另一唐代诗人徐黄也有“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光翠报春归”的感受,这些都说明古人常将绿柳看作春的象征。

以柳写春的诗词很多,如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中的“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杜甫《腊日》中的“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杨巨源《城东早春》中的“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都直接点出了春与柳的关系:柳是春的象征,她带着春色,携着春风,把喜悦和清新带到了人间。

在众多以柳写春的古典诗歌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一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词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纤细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中的迷人姿态,体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柳是一种悲哀的感情体验

杨柳生长期短,易衰老,往往令人发出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李泽厚曾经说:“直线、方形、硬物、重音、狂吼、情绪激昂是一个系列,曲线、圆形、软和、低声、细语、柔情又是一个系列。”不同的系列呼应着不同的情感,柳属于阴柔的系列,它柔弱修长的枝条、纷扬飘舞的柳絮在风中摇曳,不能不萃集抒情主体的一腔愁思。

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用简括的笔触发出了时光易逝的感慨:曾经是风流倜傥、为民代言的一代志士,转眼“半朽临风”,岁月不饶人!

李商隐是历代最爱用“柳”意象的诗人之一,他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

柳,像一位风霜老人,目睹着世间的风风雨雨,感受着世人的悲欢离合。人类生死别离、伤逝怀远的忧伤情绪在柳这一特定的物象中得到了集中融汇和体现,柳树阴柔的特性形象地诠释了别离主题。以柳寓留,以青托情,以缕谐旅,以丝代思,其间负载了人类的诸多美好情感。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中国西部开发史研究》《诗情画意: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花鸟画意境的契合》《元曲与民俗》、老田语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6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