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天敌 >>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飘雪依依
文‖飘雪依依
图片网络下载,感谢原创作者
『五言绝句◆独立梧桐下』
押删韵
独立梧桐下,萧萧木叶斑。
人间秋节至,桑梓几时还。
“人间秋节至,桑梓几时还。”引用典故“桑梓”。桑梓指家乡、故乡。那么,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树种中,人们为什么偏偏会选中桑、梓这两种树来指称故乡呢?原来,在我国古代桑、梓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树。
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皮可以用来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一种中药(名为梓白皮),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美材。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
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注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代的人们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而且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
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家族的墓地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亦经常栽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这一点从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中的“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肃恭”这句话中可得到印证。这是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
最早描写“桑梓”的诗是《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看见桑梓树林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唤起恭敬之心。这是文学作品中第一次把“桑梓”与对父母的怀念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东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覩旧里焉”。意思是说,世世代代能够效法前人,心怀故乡。天子南巡这里,看一看前人居住的地方。“怀桑梓焉”,就是怀念家乡、故乡。
这是诗歌辞赋中第一次把“桑梓”与家乡、故乡直接联系起来。所以好多人认为:把“桑梓”喻为故乡或家乡的时间,是从东汉时期开始。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下面就带友友们来欣赏一下,历代诗歌辞赋中以此为喻的作品,如: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琰的《胡笳十八拍》:“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意思是说,活着就还有希望能回到故乡,死后葬于故土才能心安。唐代柳宗元《闻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意思是说,你这故乡的鸟儿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使我心里不禁思念起遥远的家乡。
全诗一开篇以杜鹃啼血的典故,实写久不量移的悲苦。又以诗人闻“乡禽”黄鹂的叫声而思念故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关隘,以优美的语言、眷恋的情怀,向读者描绘了一幅鲜活有趣、令人向往的故园乡土风情画。
故园长安既是诗人的出生、成长之地,也是诗人建功立业、实现平生抱负的希望所在。在迭经变故、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渴望朝廷恩赦,祈盼擢用,于是,家乡变成了作者魂牵梦绕的精神寄托。
此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永州的前一年。作品显示,作者对现实既失意迷惘,同时对复出抱有强烈的追求和幻想,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在逆境中顽强地跳动。所以语言未失活泼,风格依然俊朗,在意境上有喜有悲,大起大落。全诗以黄鹂一脉贯通,寓意高远,气韵流畅,开合自如,大气泱泱,读后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扼腕生情,回味无穷。
现代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意思是说,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死后何必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这首诗创作于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全诗通俗易懂,平仄押韵流畅,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巧借古今中外经典词句,变为自己明志之诗句,简洁而不简单,通俗不失大雅,是毛泽东心态、志向的真实流露。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倔强、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原创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