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王维充满禅意的一首诗,8句全是名句,曾被

发布时间:2023/4/22 13:52:59   

引言: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说到唐朝七律的压卷之作,想必好多人都会认为是诗圣杜甫的名篇《登高》,因为此诗八句皆用了严谨的对仗形式,但是却丝毫没有造成情感和内容上的滞涩。但是有评论家认为,唐朝七律的压卷之作不该是杜甫的这首《登高》,而该是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因为它显得更加细腻、美妙,在形式上也符合七律的审美创作。

那么,我们今天这里就不妨再来品读一次王维的代表作,《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首先来看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这是最寻常、却又最富有人间烟火气息都的画面描写,从感觉上就能给读者带来一份少有的亲切。刚下过雨的林间空气还是湿润的,这种湿润体现在哪里?体现在“迟”字上面,它很形象地临摹出了炊烟受潮湿空气的阻碍缓慢升起的样子。

后面一句主要写的是什么?写的是农人准备餐饭的情况,蒸藜炊黍说明这种餐饭不是大鱼大肉,而是属于农家特有的粗茶淡饭,与前一句结合塑造出了和谐的“田园意境”。

颔联从形式上来看很简单,因为用到了重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格律诗有“精炼”之要求,所以在有些情况下,诗家有“少用重字”的说法,毕竟拿重字来凑字数的作品还是很多的。但是王维这两句中的重字却承担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漠漠是烘托空间,阴阴是烘托颜色与感觉,如果没有这两个词,诗句明显就减味不少。

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四个物象将色彩鲜明搭配开来,再配以声音,真是赏心悦目。品读这样的诗句,人的心情当然也会随之开朗愉悦;王维不愧是画家,这气质拿捏得稳稳的。

颈联由景色描写转到诗人自己的举动上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大自然的安静优雅最符合王维的追求与心境,所以他把这里看成了和家一样的亲切之地,完全陶醉在这份安详恬淡中。

一观一折,将诗人下闲适自得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露葵代表着野菜,古来野菜是修行之人所吃食物,作者用露葵入诗体现着“由菜悟道”的大智慧。所以王维甘于品尝野蔬,也正好说明他性情的淡泊与旷达,这一联看似写人叙事,实则包含着无限禅机。

最后一联中用到了两个典故,一个是争席,一个是海鸥。《庄子愚言篇》中曾记载,有一个学者去向老子学习,一路上的人都很谨慎招待他。但是当他学成归来的时候,大家却和他打成一片,主要就是因为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把自己的身份抬高,而显得平易近人的缘故,这就是争席之说。海鸥的典故:《列子皇帝》中记载,一个人没有心机的时候,海鸥都不会防备他,但是后来他却有了猎杀海鸥的想法,所以海鸥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和他亲近了。

王维诗中用这两个典故,无非就是为了说明自己早已没有那份争斗、算计之心了,他和农人们心灵相通、和睦相处。尾联的是在颈基础之上所做的情感表达,一正一反的表现手法使得情感被浓郁化,起到了尾联该有的张力作用。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安然与和平,它不仅仅在于语言锤炼得精炼,更在于其中的典故用得不露痕迹,属于诗中用典的“最高境界”,所以能被推上“唐朝七律压卷之作”,也是实至名归。

那么对于杜甫的《登高》呢?把它又置于何地?只能说文无第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阿姆雷特。当一首诗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它都是能够经得起任何的考究与实力担当,所以《登高》与《积雨辋川庄作》谁能称得上压卷之作,其实真的不重要了。

不知道大家会更倾向于哪种说法与判定,不妨也说说自己的意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4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