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野渡说文解字我国树种八千万,为何以桑梓

发布时间:2023/1/26 21:23:40   
北京治皮炎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96744.html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要搞清楚两件事:一是什么时候,我国古人开始把“桑梓”比喻为故乡或家乡?二是为什么要把“桑梓”这二种树喻为故乡或家乡,而不是其它树种?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我国古人把“桑梓”一词喻为家乡或故乡

为搞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历史典籍和资料,也通过电话或信函向有关专家进行了请教。结果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具体时间答案。但综合大多数人的观点,大概的时间段还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东汉时期。有以下的典籍为证:

最早描写“桑梓”的诗是《诗经·小雅·小牟》:“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唤起恭敬之心。这是文学作品中第一次把“桑梓”与对父母的怀念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东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覩旧里焉”。“怀桑梓焉”,就是怀念家乡、故乡。这是诗歌辞赋中第一次把“桑梓”与家乡、故乡直接挂勾。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把“桑梓”喻为故乡或家乡的时间,应从东汉时期开始。

从此以后,历代诗歌辞赋中,以此为喻的作品很多。如:

晋代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中国者,先王之桑梓也”。

唐代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元代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四》:“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

明代杜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伊拜前,陟拜后,使天下遡其桑梓,此某某(袁可立)同里人”。

明代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宪副》:“公(袁可立子)盖深悲故里之凋残,不堪永伤。而稔知桑梓之精悍,可当召募”。

现代沈从文《王谢子弟》:“七爷回信表示农会当然愿意服务,因为一面是为桑梓服务,一面且与素志相合”。

以上诗词书信中提及的“桑梓”,均指代家乡或故乡。因此,此事始于汉代的事实,应无大的争议。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古人为何要以“桑梓”之树喻为家乡或故乡?而不是其它树种?

其实,据统计,我国有树种八千多万种。那么,古人为什么偏偏要选“桑梓”作为故乡的代称呢?据笔者研究考证,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桑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以简单的农耕生活为主。而“桑梓”正好是这种简单生活的最好来源。如桑叶可以养蚕,桑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桑树及枝条可以制造器具,桑皮可以造纸,其它根、茎可以入药,等等。而梓树的作用也有很多,如嫩叶可食,梓皮作药等。因此《朱熹集传》才说:“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

二是“桑梓”的象征意义使然。桑树生长特性是容易栽种,可栽可扦,成活率高。加上分枝多而快,成长迅速,被人们称为“灵树”,象征着多子多福。而梓树多以打造器具为主,象征着成材造福后人。所以古人在坟墓旁多种梓树。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里也说:“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肃恭”。这说明桑梓二树,在古人心目中的象征意义是很高的。

三是文人墨客们的推波助澜。自东汉以来,我国古典诗词中以“桑梓”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汗牛充栋,多如牛毛。如:

魏晋左思《三都赋》:“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汉代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唐代柳宗元《闻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明代徐祯卿《在武昌作》“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如此等等作品,都把“桑梓”喻为家乡或故乡,或歌颂或怀念,从而进一步推动和巩固了这一比喻意义的运用。

总之,在我国八千多万树种里,“桑梓”之所以成为故乡或家乡的代名词,绝非巧合或偶然,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必然,你说呢?野渡说文解字欢迎朋友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2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