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天敌 >> 两幅对联一首绝句诗,杜甫这首千古绝唱看似
绝句
作者: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的作者是诗圣杜甫,几乎人人能诵。其原因是这首诗不仅入选《唐诗三百首》,而且还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很多人把这首诗当作风景诗来阅读,然而深入研究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风格,这首诗其实暗藏深意。
这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自然是符合选编的标准,“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因为《唐诗三百首》是要编制成为一本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杜甫的这首《绝句》显然符合这一要求。
而这首诗能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也是因为这首诗既没有任何晦涩的意象,也没有引用任何偏僻的典故,很适合儿童诵读。然而少年时阅读,只是觉得这首诗押韵顺口,并没有深入理解,这首七言绝句诗的绝妙之处。
这首诗分为四句,每一句描绘的都是独立的风景,似乎互不相干,却又浑然一体。从结构上看,四句两两相对,整首诗就是两幅工整的对联,从内容上看,黄鹂鸟作为铺垫,白鹭比喻高洁之士,后两句则是写实。
首先说写景。在学校时,囫囵吞枣读过这首诗,曾经很长时间以为这写的是四季风景,毕竟其中有翠柳、有青天、有行船,有白雪。由于少年贪玩,往往不求甚解,感觉有点像王维的那首谜语五绝诗《画》,纯粹是写景。
然而诗圣杜甫毕竟不是诗佛王维,他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写出的诗歌很少会自怜自哀,其中往往隐含深意。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写这首诗时,杜甫寓居成都杜甫草堂,他的好友任节度使,并要将其纳入麾下。
此时的诗圣杜甫应是欣喜若狂,这首诗就容易理解了。首句的两只黄鹂在古代与紫藤一样寓意飞黄腾达,而白鹭象征着纯洁和高贵,青天更是寓意青云之志。第三句作者回忆十年寒窗苦读,最后一句,鹏程万里的舟船已停在家门口。
这首诗令人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那首七言绝句《登科后》,也让人想起了李白的那首《早发白帝城》,这几首诗表达的都是久旱逢甘露的极度欢乐的心情。这首诗的风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节奏明快,一气呵成,都是唐代的快诗。
这首诗其实也是一篇小品文,短短四句28个字,包含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故事等内容,其中有写景、有叙事、也有言志,同时字里行间表露的是对好友的感恩之情,那艘万里船寓意同舟共济,也是对好友由衷的感谢。
杜甫的一生经历坎坷,他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但却生不逢时,特别是经历安史之乱,一度调拨流离,屡遭不幸。他虽有报国为民的之志,但一生壮志难酬,即使被委任为工部,竟也欣喜若狂,感恩戴德,挥手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诗。
诗圣毕竟不同凡人,这首《绝句》的确绝妙,四句两幅对联,赋比兴技法绝妙,既是一首写景言志诗,也是一篇小品文,其中有欣喜,有志向,也有感恩。有人说,能否说出这首诗的绝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懂诗的试金石,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