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生活环境 >> 惊蛰百虫动,走马快耕田
俗话说:“惊蛰一声雷,寒气转身回。”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一般在每年阳历的3月5日、6日或7日,今年是阳历3月5日(即农历二月初三)22时43分34秒交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通纬·孝经援神契》亦云:“惊蛰者,蛰虫震惊起而出也。”春雷炸响,天气回暖,冬眠于泥土中的动物惊醒了,钻出洞穴,开始活动。
据《礼记·月令》记述:“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礼记·月令》是以月为时间单位的,譬如以孟春、仲春、季春来划分时令,故仲春二月之惊蛰,介于雨水和春分之间——以月来表述节令比较笼统,不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逸周书·时训解》是以“五日一候”的“候”来表述的,故相对要精确一些:“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我国古代先民的农业耕种经验之积累,最初是以大自然的某些物候作为参照的——什么花开的时候干什么,什么鸟叫的时候种什么。即如,惊蛰一候“桃始华”,“华”即花也。惊蛰前后,杏花、桃花、梨花次第开放,我们故乡的民歌即有“桃花花红来杏花花白”的歌词。桃花的确是鲜红而醒目的。但杏花却有黄色的、浅红色的和白色的多种;而且白色也不是纯白,在白色花瓣的根部,浅浅的又有些淡红色的点染,所以宋代诗人杨万里咏杏诗云:“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然而梨花却是真正的纯白,洁白如雪,诚如唐代诗人岑参以梨花譬喻白茫茫漫天飞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伴随着春雷发声,歌喉婉转的黄鹂鸟也开始清唱了。三候“鹰化为鸠”,“鸠”指布谷鸟。鸠是鸠鸽科部分鸟类的通称,有41属种,可谓种族庞大。而其中一种“鸠”的叫声很特别,一般是双音节的“布谷,布谷”,所以叫布谷鸟。不过,我童年以来在故乡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是三个音节的“咕咕——鸠!咕咕——鸠”,所以故乡从来就把它叫做“种咕咕”,有“种谷谷”之谐音。前年春天回故乡,跟母亲在姐姐家小住几日,我又听到了它那熟悉的叫声,故特意分辨并确认了一下,没错,就是三个音节的“咕咕——鸠!咕咕——鸠”,而且“鸠”的落音很重,颇有号召力!这使我回想起童年时光,每当听到“种咕咕”在树上发出“咕咕——鸠”的叫声,我便和顽皮的小伙伴们齐声大叫:“咕咕——鸠!打连——豆!打下连豆喝稀——粥!”
“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今年3月5日惊蛰节这天,正好是九九的第三天。时至惊蛰,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桃花绽放,黄鹂啁啾,春雷从此鸣发,蛰虫惊起活动,农民也开始下地春耕。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田家》诗云:“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唐代诗人韦应物《观田家》诗亦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闲日,耕种从此起。”俗话也说:“惊蛰不藏牛,一年活计开了头。”又说:“惊蛰不犁地,就像蒸锅跑了气。”据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西汉时期氾胜之所著《氾胜之书》(辑本)记载:“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以此时耕,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也就是说,耕地的关键在于“趣时和土”,“趣时”是选择好耕地的时令,“和土”是耕地后要达到土壤绵和、保墒(保存水分)的目的。据我国现代著名农史学家、植物生理学家石声汉先生讲,就我国西北部地区而言,立春之后,惊蛰之前,“春气未通”,土地翻耕后,原来地面未化的冰翻到了地里,土壤温度不能增高;原来地面下翻上来的土块中,所含水分到夜间可能结冰,于是土壤温度上升较迟,对作物生长不利,对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利。然而过了清明节之后,天气日渐和暖,风又干燥,大气相对湿度低,此时翻耕土地就会“跑墒”(损失水分)。可见,北方春耕最适宜的时机,就在惊蛰和春分之际。所以俗话说:“惊蛰解冻犁牛动。”又说:“惊蛰春雷响,催马快耕田。”还说:“惊蛰百虫动,走马快耕田。”
民为邦本,食为民天。要想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就得了解与农村、农业密切相关的节气,就得真正懂得贴近时令播种百谷蔬果。《阴符经》云:“食其时,百骸理。”就算是想做一名合格的“吃货”吧,也得真正明白,什么节气种什么才叫适时?什么时候吃什么才叫应时?惊蛰是种蒜的好时节,俗谚云“惊蛰栽蒜,夏至吃面”。惊蛰也是种瓜的最佳时机,俗话说“惊蛰点瓜,遍地开花”“惊蛰种瓜,车载船拉”。惊蛰之日地眼开,早晚种柳正当时,所以俗话也说:“惊蛰柳,春分榆,清明时节好栽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