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繁衍 >> 八零后绣娘张煜瑶,非遗传承女性力量
八零后绣娘张煜瑶
非遗传承女性力量
作者:木子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这是唐五代朱绛的一首七言绝句,他所描绘的深闺女子和她的针线早已消失在了历史滚滚的洪流中。
所谓物是人非,大抵如此——年,沉睡近千年的香包真切地出现在了甘肃庆阳的黄土塬上,这枚香包刺绣精致,造型巧妙,被称为“千岁香包”,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庆阳华池县博物馆。
千岁香包出土时,张煜瑶才上初中,古老的文物并未对她的生活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爱美的青春期女孩所期待的,是奶奶的绣花香包和妈妈做的帽子。
“从小到大,我的衣服都是妈妈、奶奶为我亲手做的,冬天农闲的时候,我的奶奶总会拿出她的小包袱里收拾些针头线脑,巴掌大的布头也不舍得丢掉,拿剪刀剪成个三角形的小布块,绌成一只灵活可爱的小老鼠,再把剪下来的碎布填充进去,小老鼠肚子就鼓鼓的了,特别好玩。”张煜瑶说,“奶奶一生节俭,她身边的东西总是舍不得丢掉,而且总是能够发挥奇思妙想使得物尽其用,她总说,节俭不是穷苦,攒下的是福气。”或许小时候的张煜瑶对奶奶的做法并不理解,但奶奶身体力行地把勤俭节约的种子播撒在了儿孙们的心田。
(右一为张煜瑶)
张煜瑶的妈妈刘兰芳是庆阳香包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在张煜瑶的记忆中,妈妈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妈妈总是愿意花心思、花时间让自己的女儿打扮得漂亮一些、生活得自信一些。”张煜瑶说,“我上小学的时候,很迷恋小红帽的故事,妈妈就照样子给我做了一顶小蓝帽,雪白的绒球在我的头顶上摇来摇去,这对于我来说是最早的美学启蒙,也从此坚定了我的自信心——虽然家里穷,但穷不应该成为生活困苦的借口,穷也可以追求时尚,也可以按照自己对美的理解,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生活的原貌,从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张煜瑶的心目中,妈妈刘兰芳是一位有力量的女性。“凡是妈妈认准了的事儿,总是能努力克服所有困难,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本世纪初的那几年,妈妈刘兰芳看到了中国风、国潮在华人世界兴起,传统艺术魅力势不可挡,庆阳香包与刺绣艺术也逐渐被市场所认可。于是,她拖着行李箱,挤着绿皮火车,天南海北地跑展会,获奖无数,同时,每到一个城市,就去拜访当地民俗学专家、找当地的老手艺人聊天,进一步打磨自己的作品,拓展眼界。
正是有了母亲开阔的眼界,张煜瑶才有机会从事自己所爱的香包事业:“我中专学的是英语,毕业后本应去乡镇做一名小学英语老师的,可是我自己并不喜欢当老师,和母亲商量后,她决定送我去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做庆阳香包销售,当时很多家里人都不理解,觉得女孩子做老师很好啊,为什么要做销售呢,就很反对。但是走南闯北有过很多见识的妈妈理解我,她是很有事业心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创业者,是她为我撑起了这一片天,让我的事业、我的人生有了更多、更精彩的可能性。”
在北京的那些年,张煜瑶成长很快,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她留心学习各种先进做法:“比如,我们庆阳老家人们做绣花鞋、绣鞋垫都是根据使用人脚的大小来画鞋样;我在北京看到号码齐全的绣花鞋垫和绣花鞋更方便生产和销售,于是我建议母亲把这套产品标准化的元素运用到我们自己的产品当中。”
开拓了眼界的张煜瑶对庆阳香包有了更深的理解,回到家乡以后,她常常把自己关在绣房琢磨绣花纹样、反复尝试色彩搭配。庆阳传统的香包体型较大、色彩饱和度、对比度高,怎样才能让传统元素在继承发扬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张煜瑶日思夜想,不断寻找着答案。
张煜瑶说,自己无疑是幸运的。借着甘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东风,年轻的她不仅有幸选入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深造,还有机会赴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宣传推介庆阳香包,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和体会自己的作品。
“之前,我总觉得我们庆阳的香包色彩明艳、饱和度高,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我在美院学习时,老师看到我的作品后,赞美了庆阳香包的色彩,她说色彩明艳不是缺点,重要的是搭配,她教会我色相环的相关知识,也给我展示了国际品牌对传统纹样的提取与设计,这对我影响很大,启发我产品设计上探究更好的灵感与想法。”
目前,张煜瑶与多所大专院校的老师开展合作,选用更好的设计来开拓庆阳香包的市场。同时,全力做好母亲提出的“保墒、守元、接地气”的原则,坚持手工制作传承文化遗产。
“我们的绣娘,老一辈都干了25年了,新绣娘也有5至15年工龄了,我们以这三十多位绣娘为核心,继承发扬着庆阳香包流传千百年的女性力量。”张煜瑶说,“虽然受疫情影响,出口贸易停滞,但是我和我的母亲不会放弃任何一名绣娘,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团结。”
张煜瑶说,市场不好,就想办法拓展市场,自己和绣娘都冲到了市场宣传一线,运用快手、抖音平台,以直播互动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庆阳香包,了解庆阳香包绣制。
“我们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我们是新时代的劳动女性。女性有女性的力量,我们不必像个男人,汗水本来也属于我们,刀剪针线之间,我们也能为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尽一份力。”
原标题:《八零后绣娘张煜瑶,非遗传承女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