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黄庭坚的清平乐,一首构思奇巧的惜春词

发布时间:2023/5/18 10:01:59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8004.html

年,一部宋史剧《清平乐》带我们走进了宋仁宗时代,让观众领略到了宋朝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其中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还原度也是比较高的,包括很多妆容、服饰、仪态、语言都有据可循,是一部展现宋朝繁荣的佳作,非常值得一看。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始兴于唐代,流行于宋代,为宋词常用词牌。

关于《清平乐》调名之来源,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此调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其他说法主要有两种:民国杨宪益先生在《零墨新笺》中认为“清平”源出于南诏之清平官,然考《新唐书》等史书记载,“南蛮清平官,犹国家之宰相也”,可见清平官并非专职乐官,两者之间并无确切联系。也有学者根据“解舞清平乐,如今向谁说”等诗句,认为《清平乐》同《霓裳羽衣曲》一样,是唐代教坊乐官创作的舞曲。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唐五代《清平乐》词23首,宋代《清平乐》词首,加上金、元、明、清时期的创作,现存《清平乐》词约首。《清平乐》词创作初期,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多闺怨之作,词风婉约;后随着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出现,《清平乐》词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亦有豪放、悲慨之作。北宋词人中,以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清平乐》词为代表。其中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颇为著名,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宋代〕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作者以细腻清新的笔触表现了对美的事物热切而执着的追求。全词构思立意新奇,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感情一层深似一层。词人从惜春写到寻春,从希望写到失望,从不断追寻到濒于绝望,最后终于怀着无可告慰的心情,为美好事物的消逝陷入沉思。词的整个意境充满了静穆柔和的美感,它无言地告示人们:要珍惜春天,春天是美丽可爱的。

词的上阕以发问起调。作者没有描写落花流水春残景象,也没有表现悼红惜绿的伤春情怀,只由问春而至寻春,其徘徊寂寞之情态,希冀驻日回景之衷肠已跃然纸上。起二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说春天到哪里去了呢?它静悄悄地归去,一点踪迹也未显露,找不到它溜走的脚印,只见一片冷静的景象。这里词人用拟人化手法,把无知的春天人格化,使人对词中所描写的事物感到具体亲切。

首句点明是惜春之作,但不明说春天过去了,却问春天到哪里去了,给人以不知春天何去的感觉,显得奇妙而新颖。次句把春归的形象再现出来,写它无声消失的情景,不但不知去向,而且不留踪迹。字面上虽未流露出惜春意思,而实际上充满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抒写出词人青春不再,年老无为的感慨。

上阕末两句“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是以设想的形式,揭示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词人提出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踪迹,就恳请代我将春唤来,与我永驻人间。词人是多么希望再回到昔日春风得意之日,力唤春天归来与他同住,由痴情到了忘情,将惜春之情更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春归的形象也更进一步,得到充实丰满。

词的下阕以反问句开头,否定前文“春归何处”的疑问以及“若有人知春去处”的幻想,直接点明“春无踪迹谁知”。这一扬一抑之间,体现出极大的张力,细细品味,便有无穷的感情在里面。“除非”一句是说“只有枝上的黄鹂知道春的归处”,表面上是回答上面的问题,好像给人最后一丝希望。然而黄鹂的叫声又“百啭无人能解”,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破灭。

随即“因风”一句,极为清空、隽永、玄妙,既自然地承接了上文的语意,又生动地描绘出眼前的实景,给全词加入了灵动的生机,但它的背后也包含着深意。黄鹂因风飞过蔷薇,是否预示着春天就躲在蔷薇的彼方,抑或只是用拟人的手法写黄鹂恼恨人对自己的“百啭不解”,又抑或只是因为连黄鹂也不知道春的归处,所以黯然飞离。实际上,蔷薇的盛开已经标志着夏天的到来,作者“寻春归”的幻想,到此也完全破灭,黄鹂的迎风而飞,是否也代表着他凌乱飘摇的心绪?

全诗写得如波滚涛翻,时起时伏,又如天色骤变,时晴时阴,显得尤为含蓄,尤为深刻,尤为形象。才说不知春在何处,又言或许有人知道;才说人不知春在何处,又言或许黄鹂知道,如此等等,究竟春在何处,一直是个疑惑,确是朦朦胧胧。

然而,这种朦胧有别于晦涩玄虚。从诗的总的意向上可探知到诗人是通过希望——失望——绝望的心理历程,来表达惜春的深曲衷意。读者抓住诗人为美好事物的消失而沉思这豁然贯通的诗脉,是能够诱发出联想和想象,各有侧重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获得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的。诗人对某一个问题的哲理思考,与他的情绪感觉相碰撞而发出的思想火花,就是诗里不去俱陈的真意,这必须在揣摩领会中才能把握朦胧的韵外之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8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