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形状 >> 猫咪临死前竟然原地失踪守护万物的灵与美
据说猫狗能预知死期,临死前会离家出走,让自己回归自然,也避免被主人看到伤心。
但如果一只病弱到无法动弹的老猫,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一夜间竟凭空消失了,从此遍寻不到,这又是一种怎样强大而神秘的力量呢?
散文集《赶山走海追春风》中,用不少篇幅记录了万物生灵的神奇与美好,令人动容。
封面01有些爱意熠熠生辉
我们都熟知元好问的经典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写的是一对大雁的爱情悲歌。作家赵丰在《聆听鸟语》篇里,再次讲述了一个如出一辙的真实故事。
祖父在秦岭山坡耕种时捡到一只受伤的大雁,带回家用绳子拴在窗前。没想到,当天夜里又飞来另一只大雁,它们相互依偎,相互安抚,凄婉缠绵地说了一夜的话。清晨来临之前,它们将脖子缠绕在一起,双双赴死。这一幕使祖父无比震撼和愧疚,便把它们合葬在山坡上。
我们总感叹爱情是奢侈品,总抱怨相爱容易相处难,但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有没有真心努力过呢?想想这种用生命捍卫的爱情,也许会觉得惭愧吧。
还有个关于“白鸟”的故事,只不过此“白鸟”是一只猫咪(姚育明《香樟花落了一地》)。它身手矫健,嗓音动听,被主人誉为“猫界的帕瓦罗蒂”。它像精灵,更像天使。
“白鸟”是有资本成为拽拽的猫老大的,但它却偏偏软糯宽厚,“见谁都喜欢伸出舌头去舔,尤其疼爱新进的小猫”,好吃的好玩的都愿意让出去,就算别有用心的公猫入侵,它也只是愤怒地叫喊驱逐、并不动粗。院子里的流浪猫来来去去像走马灯一样,“白鸟”却一直是它们不变的依赖和慰藉。
低调,包容,温暖,忍辱……这只猫自然而然地呈现着太多闪光之处,有的方面甚至是我们自愧不如的,只要愿意,我们真的可以向它学习。
精灵一样的猫咪02有些心灵惺惺相惜
据传孔子的弟子公冶长通鸟语,春秋鲁国的介葛卢懂牛鸣,南朝梁人沈曾照能听懂老虎的话,这些都有史料记载。
令人惊讶的是,《诗经》三百零五篇,有七十六处写到鸟类,提到三十三种鸟儿,有“关关”和鸣的雎鸠,有“其鸣喈喈”的黄鹂,有“如泣如雨”的燕子,有“上下其音”的野鸡,有“哀鸣嗷嗷”的鸿雁,也有“声闻于天”的深泽之鹤,人们的情感与鸟儿的悲喜遥相呼应,彼此抚慰,幽然交融,犹如高山流水一般和谐美好。
在很多地方,乌鸦的叫声被视为不祥的预兆,认为它与死亡、诅咒相关。但即便是背负如此的恶名,乌鸦仍有自己的知音,英国中世纪著名作家乔叟就曾极力为它辩护过,他说:“乌鸦是一种由于说了真话而无辜受罚的动物。”
这些天地间的生灵,即便微不足道,也一样有着至真至善的性情,懂得感恩回报。《聆听鸟语》中还讲了祖母与麻雀的故事。
祖母经常撒谷喂食麻雀,日子久了麻雀们非常亲近祖母,有时还落在祖母的肩膀上,陪她在枣树下小憩,彼此都安详又柔和。有一天午后,7岁的祖母照例坐在房檐下打盹,却忽然栽倒在地,当时母亲正在屋后喂猪,只见一大群麻雀惊叫着飞过来在她头顶盘绕,声音无比急促而悲伤,母亲后来意识到它们是来报丧。
人类与万物同为大自然的赤子,即便性情各异,言语不通,但在最本真的心灵深处,一切并无二致,足以相知相惜,慰藉平生。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0有些守护恒久流传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一些朴素的智慧,潜移默化在人们心中,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生命和物种、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这几句:“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丰子恺先生曾遵从老师弘一法师的嘱托,创作了六集共幅漫画,每幅画旁都相应题了易懂的诗句,名为《护生画集》,殷殷劝诫人们,要爱护生灵、培养悲悯之心。
万华伟在《流萤划过》中,回忆起幼时与小伙伴在河边草丛追着萤火虫跑、与父亲走在乡间小路上看到萤火虫遥遥闪亮等种种情形,那时候大人们都告诫孩子不许捉萤火虫,会说“你去捉咯,会生癞痢的”。孩子们见过邻家两个女孩生了这种病,很难看,还要涂药,都很害怕,便没人去捉了。
除此之外,他还听到过其他类似的传说,比如:小孩子吃鱼子(鱼卵)会不识数,伸手捉鸟和捡路上的甲鱼会招病,等等。虽然长大之后知道这些说法只是用来“吓唬”小孩的,但这种“禁忌”的存在和流传,使孩子们从小就有了“敬天爱物”的意识,从而葆有纯真善良的本性。
这万万千千的生灵是大自然的馈赠,同时它们也是大自然生态最敏锐的感知者和呈现者。星河灿烂、水草丰美、万物兴盛,曾是我们这个世界梦幻般美妙的过往,也是我们所期盼的当下及未来应有的景象,毫无疑问,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努力且恒久的守护。
萤光飞舞,星汉如梦写在后面
《赶山走海追春风》是由雪小禅、周大新、刘醒龙等20位著名作家联手创作的关于人间风物的散文集,内容涵盖面极广,文字也非常精致美好,动人之处不胜枚举。
诸如:听戏临帖的雅韵,虔诚勤苦的匠心,寻遇中药的传奇,门联变幻的沧桑,潜心读写的愉悦,古迹旧址的历史,忆念亡亲的凝重……每一篇都值得用心细品。
“灵魂跋涉太匆忙,总要平稳安放”。愿诸君在阅读中得到宁静与智慧。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