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形状 >> 此诗被称为唐朝绝句的压卷之作,受无数后人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绝句更是在当时风靡于世,名章佳句犹如雨后春笋疯狂涌现,数量之多可谓空前绝后,经典名作更数不胜数!那什么是绝句呢?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要求。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说起绝句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那首流传千古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演讲的杜甫那首名字就叫《绝句》的绝句吧,但要说到唐朝的绝句代表诗人,杜甫不算顶尖,最具代表性的还当属李白和王昌龄。不过今天要讲的这首诗却不属于李白,也不属于王昌龄,他属于唐朝的另一位边塞诗人李益,为什么不讲李白王昌龄这两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绝句,而讲李益的这首绝句呢,因为李益的这首绝句不仅历来被后人所推崇,而且还被称为是唐人绝句中的压卷之作。
这首诗叫《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何这首诗能有如此之高的评价,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吧: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的前两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绘了一副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首句写了诗人举目眺望,看着回乐峰上烽火台前面的沙地,一片浩瀚无垠,在月光的照射下犹如白雪一般,此句看似只是简单的描写夜景,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句词诗人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回乐峰和峰前的沙写的是实景,而沙似雪是一种比喻所以这个雪是虚景。第二句则写了诗人站在受降城上看着城外在皎洁的月光下犹如寒霜,这一句的写作手法和前一句一样,虚实结合,只不过第一句写的是远景,第二句写的是近景,这是如何看出的呢?
我们来看,诗人首句用的比喻是沙如雪,为什么要用雪来形容月光下的沙呢,首先因为雪一般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沙子也是一大片的,表象相似,其次,我们都知道,夜晚月光下看远处的东西因为细节不清晰,一眼望去,我视觉上呈现出的就是茫茫一片的那种感觉,所以从作者沙似雪的比喻就能看出第一句写的是远景。而第二句月如霜自不必说了,霜大家都见过。只是薄薄的一层,霜下的东西一般都隐约可见,因为离得近,故断定诗人第二句写的是近景。
可是诗人写景为什么不用别的比喻呢,偏用如霜,如雪这样的词,其实诗人如此运笔,还有一个高明之处,就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那种身置边塞的孤独感一下就出来了。
如果说上两句写的是景,有种景中带情,蓄势未发的感觉,那么后面这两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是从正面开始写情了,前一句“不知何处吹芦管”在寂静的月夜中,随着夜风的吹动,伴随而来的还有那缓缓幽怨的芦管声,这一句虽然诗人的感情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却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那种思乡之情马上就要爆发出来了。
而最后一句“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出现则是让诗人的感情犹如已经决堤的河水,不留余力的将思乡之情一股脑的全喷泄出来了。在这漫长之夜,将士们面对着这沙如雪,月如霜的边塞荒地,一个个若有所思,忽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悠扬婉转的芦管声,听着这幽怨的芦管,将士们思乡之情更盛,一个个都抬起了头,久久的凝视着远方……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有二点:
其一,头两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看似简单的两句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他不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而且他没有从正面写是用什么样的视角去看的景,但却把这种视角藏在了他的比喻里面,最后他还以此景衬托了悲凉的气氛,短短两句诗,14个字里却包含了那么多东西在里面,却不会让人读起来觉得繁琐,实属难得。
其二就是此诗的节奏和层次感写得极好,第一句写了远景,第二句写近景,写的是视觉意象,第三句写芦管声,是听觉意象。最后一句是写情,写心理的感受。诗人先景后声,一层层的把情绪推进,最后情绪到位,感情也就出来了。
解读完这首诗,大家觉得李益的这首诗是否能被称为唐朝绝句的压卷之作呢?欢迎大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