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形状 >> 杜甫修建的草堂是个什么模样,与现在的成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
吟诵着这首诗漫步在杜甫草堂,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时光荏苒,诗中的美景已不复存在,就像是泛黄的照片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陷于动乱之中,杜甫带着全家开始逃难,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年底来到成都。杜甫在成都的朋友极多,有尹裴冕、韦班、何邕、徐卿、韦续、萧实和时任彭州刺史高适、成都尹严武、以及表弟王十五司马等。杜甫得到了他们的全力资助,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杜甫从韦续处要来绵竹,从何邕处要来百余株杞树,从韦班处要来松树,从徐知道处要来果树,栽种在草堂四周,草堂用白茅盖顶,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草堂真是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看着优美的草堂,杜甫诗性大发,作诗《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草堂依偎在锦江旁,桤林高密,风和雨畅,茂林修竹,凤尾森森,飞鸟结群,新燕衔泥,碧波荡漾,鸡鸣鸭语,一派农家景象。
杜甫在草堂作的其他两首《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写秋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个在杜甫草堂有动画模拟,很是形象。
杜甫在生活安定后,除了在草堂,他到成都周边云游访友。去青城山,到都江堰,"竹覆青城合,江从灌口来。"也到新津,游览新津寺,四安寺,北桥楼,修觉寺,"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留下了许多诗词。
他怀念杨雄,司马相如,诸葛亮这等英才。他的《蜀相》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