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习性 >> 统编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黄庭坚清平乐
一、词人简介
黄庭坚(-):又号山谷道人。张耒lěi、秦观、晁cháo补之俱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尤长于诗,世号“苏黄”。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艺术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二、断句三、重点词语解释清平乐:词牌名。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唤取:叫来,喊来。
问取:呼唤,询问。
啭:鸟婉转地鸣叫。
解:懂得,理解。
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四、赏析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寂寞”表达什么感情?
惜春之情。
“唤取归来”表达什么感情?
希望春天归来,追求美好事物。
2.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为什么“问取黄鹂”?
因为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天的讯息。
“因风飞过蔷薇”有什么含义?
蔷薇在夏天(季节)开花,夏天已经来了,春天确乎回不来了。
3.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踪迹”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4.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思春(归何处)→惜春(无行路)→唤春(归来住)问春(知踪迹)→解春(蔷薇开)→惜春(不复归)
5.主旨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