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习性 >> 初中古诗文鉴赏与练习石壕吏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作者简介
杜甫(年—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他的作品有:
青年时期《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安乱时期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息)
成都时期
《蜀相》《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时期
《登高》《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
写作背景
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年版)。唐肃宗乾元元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é)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注释
《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卷七。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投:投宿。
逾:越过。
一何:多么。
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去:离开。
完裙: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老妪:老妇。
幽咽:形容低微、渐续的哭声。
译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差役来捉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去查看情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了。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表现手法)。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的。
主旨
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思想感情)
理解性默写
1、《石壕吏》中写出老妪被差吏抓走后,家人伤心哭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壕吏》中生动地描绘了差吏的粗暴蛮横和老妇人的凄楚可怜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句子是,。
4、《石壕吏》中“,”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5、《石壕吏》中杜甫借老妪之口道出的关于生死的哲理性思考的句子:,。
6、《石壕吏》中,揭露了战争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
7、《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含蓄地表达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8、《石壕吏》中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
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7、独与老翁别
8、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选择题
(1)下面关于这首词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A)
A.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B.诗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差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C.老妪是诗中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主动从军。这种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让人赞赏。
D.全诗最后一节写出了老妇人被抓走后,一家人的凄苦情状,表达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A“这是一首抒情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人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已经足够悲惨,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暗示老妇人已经出征,与花木兰替父从军有着相似的英雄气概。
(4)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D)
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