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一文搞懂诗歌的各种分类古体诗近体诗乐

发布时间:2022/12/1 15:51:38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开始,到如今的现代诗,诗歌一直延绵不绝,推陈出新。

提起诗歌,我们的脑海里可能马上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句子,比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现代·郑愁予《错误》

这些从古至今的名篇,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现在问题来了:当我们说诗歌的时候,究竟说的是什么呢?

今天小仙就和大家细细聊聊这个话题。

在目前的文学体裁分类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而诗歌的定义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说得简单一些的话,诗歌具有三大特点:

1、高度凝练的语言。

诗歌有长有短,最短的比如有一首著名的现代诗《生活》,只有一个字:网;而一般的诗歌从几十字到几百字不等,比较特别的,如《离骚》,有两千多字;不过无论字数多还是少,诗歌的语言都是很简洁凝练的,短短的诗句常常激发我们的联想。所以在教科书上,一首二十字的五言绝句,翻译和解释可能一堂课都讲不完。

2、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诗歌是韵文的一种,对句式、用字、押韵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样读起来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3、用于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情感。

孔子对诗歌的社会作用和美学作用就有很精辟的总结,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诗歌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谏怨刺不平之事。

了解了诗歌的基本含义,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诗歌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让我们从诗经开始说起。

古体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一共收录了首诗。

《诗经》背不下来没关系,但至少要了解这10句经典名句!

大家如果去看《诗经》的话,会发现里面的诗歌句式是很自由的,其中大部分是四个字一句的,比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灼灼其华,桃之夭夭;

也有三、五个字一句的,比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可见在诗歌诞生之初,并没有太多字数或格律的要求,可以说,唐朝以前的所有诗歌,都属于古体诗。唐朝之后,模仿这种风格和写法写出来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

古体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句子数目不拘,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拘,不严格讲究平仄与对仗,也不讲究押韵方式,可以兼用平声韵与仄声韵。

古体诗最基本的形式有四言、五言和七言,但有些古诗是二言、六言等。

这么说比较抽象,来举几个例子吧: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无名氏《上邪》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些我们熟悉的诗句,都属于古体诗。

唐朝诗人中,李白最喜欢写古体诗,他的代表作《蜀道难》、《将进酒》等等,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律诗/绝句

这里一定要搞清楚,近体诗不是指现代诗。

诗歌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的时候,一大批文人在创作诗歌时,开始讲究一定的格式,他们开始在诗歌中讲究声律和对仗,并提出了一定的创作格式,比如四声八病,所谓的四声就是“平上去入”,也可以简化为“平仄”。

这批诗人以谢朓、沈约、周颙、王融等为代表,他们创作出的这种诗体,称之为“永明体”。

到了唐朝的时候,以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诗人为代表,他们对永明体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终于让近体诗趋于成熟。

近体诗是一种和古体诗相对应的体裁,包含律诗和绝句两种。

律诗和绝句诗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最多的诗歌,它们句式整齐,平仄对应,押韵严格,特别好读、好听、好记。

律诗一般是八句,每一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分别称之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也有部分超过八句的,称之为排律,同样也分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五言排律举例: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而绝句又称之为“截句”,这个名词的由来是,绝句是从一首诗中截取的句子。比如说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可以将其看作一首诗,也可以每四句截取一次,分为七首绝句。其中第六首我们最熟悉: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楚辞

从广义上说,楚辞也是属于古体诗的一种,不过现在一般把它单独列出来。

楚辞,也作“楚词”。本为楚地的歌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楚辞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屈原,其次是屈原的弟子宋玉。另外还有贾谊、东方朔等。汉赋也可以视为是楚辞的发展。不过汉赋虽然是韵文,但不属于诗歌,而属于散文。

从直观上看,楚辞最大的特点可能是喜欢用“兮”字。屈原之后,也有些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会模仿楚辞的格式,比如荆轲刺秦王之前,渡过易水河时所作的《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又比如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汉武帝刘秀的《秋风辞》等。

秋风辞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乐府诗

秦朝的时候,朝廷设立了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乐府,汉朝时也沿用了秦时的名称。乐府负责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后来,“乐府”就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乐府诗,也是古体诗的一种,一般来说,汉朝的古体诗,大多数都是乐府诗,最著名的有两首:《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称之为“乐府双璧”。

汉乐府多属民间歌辞,语言朴实自然,形象鲜明,音调和谐,文字活泼,善于叙事和刻画人物。

汉朝的乐府,有很多规定好的题目,而且一般是以“歌”、“行”、“吟”等为题,比如《从军行》、《陇西行》、《佳人歌》、《秦妇吟》等。汉朝之后,有很多诗人也会沿用这些旧题,或者创作一些新题,模仿汉乐府的风格来写诗,这些诗就称之为乐府诗,也称之为“歌行体”。

比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等都属于乐府诗。

白居易和元稹等,是唐朝乐府诗的代表人物,他们倡导了唐朝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在读诗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古诗”或“七言乐府/七言歌行”,这两者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

从起源看,七言歌行,就是由乐府诗发展起来的,可以称之为七言乐府或者新乐府;而七言古诗,则是律诗之后出现的,比律诗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从平仄押韵来看,七言古诗用字自由,和律诗严格的要求截然相反,而歌行体在发展过程中,反而越来越接近律诗。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一共88句,其中53句对仗工整。

从风格上看,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

所以,七言古诗和七言歌行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比如李商隐的《韩碑》,只能划为七言古诗,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只能是七言歌行。

唐朝之后,诗歌仍然在继续发展,宋词、元曲、现代诗等等,都是诗歌的新形式。不过这些概念我们大家比较熟悉,小仙就不再赘述了。

那么关于诗歌的分类,你现在比较清楚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6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