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十里柔情,共一帘幽梦,一首荡气回肠的怀念
捧一卷书,读一阕词,朝朝暮暮里,风华自在。
踏一河秋,沐一山景,风花雪月里,柔情似水。
许多过往,会被我们遗忘,然而,临窗而坐,静静读着的那首用红笺小字写下的词,不曾忘。
八六子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靑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效凝,黄鹂又啼数声。
译文:
独自倚在危亭上,愁怨如同芳草一般,刚刚铲尽又生长出来。想起杨柳外骑马分别之景,想起水边与红粉佳人分别之景,就伤心难过。
天生丽质,娉婷美丽,夜里与你共同入梦,春风里皆是你的柔情。奈何流光易逝,这些欢乐时光不复在,你的琴声再也听不见,就连你留在绿纱巾上的香味也已经褪去。晚间,簌簌落花飘下,天气转晴,还有点点细雨,朦朦胧胧中,正含闷不语,忽而闻得几声黄鹂的叫声。
这是一首写在春天的怀人之作,怀念的,是一位佳人,一帘幽梦,十里柔情,已渐随流水,飞花弄晚、残雨笼晴,唯有恨似芳草还生。
开篇即是绵绵不断的“恨”,而“恨”,是因“念”而起,“念”到“怆然暗惊”,“念”到“怎奈向”。这样的切切思念,在数声黄鹂中,达到了顶峰。
周济云在《宋四家词选》里说:起处神来之笔。可见,首句如泼墨一般洒出来的“恨意”,足以渲染整首词。
李煜在《清平乐》里言: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首词的首句,便是化用了此句。在此,不得不提及一下南唐李后主,他虽然是个失败的君王,然而,在词文化里,却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对婉约派词人的影响,可谓深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当然,现在读到这首词,单就词句而言,或许,我们会更喜欢“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艺术美不言而喻,而所写的景:月下共枕,一帘幽梦,春风徐来,柔情万千,更显得缱绻不已,令人神往。
又或者是喜欢“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所描写出来的意境。飞花与暮色,残雨与微晴,目之所及,是迷离的,是朦胧的,细雨中见飞花,蒙蒙中见思念。物景,衬托出唯美意境,是景中融入了情,还是情原本就在景中呢?
情景交融,当如是。
一首词,能够被人经久不息被人传唱,亦当如此。
读秦观,读一首词,读一段回肠荡气的爱情,以慰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