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行光影白鹭,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发布时间:2025/3/20 12:05:45   

上世纪70年代,长沙铜官窑遗址出土一批唐代瓷器,其中一件执壶上用褐彩写了首五言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短短20个字,包含了春水、春池、春草、春人、春酒、春鸟等诸多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描摹春景,春鸟是个不容忽略的题材。庾信《春赋》写道:“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一花一鸟,已然浓缩了整个春天。而古诗里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更是把“春”和“鸟”紧密联系在一起。春鸟品类繁多,莺莺燕燕,不胜枚举。以鹭鸟为例,就有白鹭、灰鹭、苍鹭、绿鹭等不同名目,这还仅仅是以颜色划分的。生物学上,鹭鸟有17属60种,以白鹭属最为常见。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苏轼诗“惟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林斗清好”,吟咏的都是白鹭。

白鹭又分大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等若干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披白羽,脖颈细长,伫足时亭亭玉立,飞翔时灵动飘逸。郭沫若先生赞美说:“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通常,我们将白鹭视为旅鸟,它们不停地迁徙,寻找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在气候温暖、食物丰富的地方,白鹭会长时间逗留,甚至年年光顾,这时又可将它当作候鸟。长江以南区域,每岁早春,白鹭便开始出没。江淮平原上,三四月间白鹭已纷纷翔集。

和所有生灵一样,繁衍后代是白鹭一生中的重要使命。但很少有人知道,白鹭是自然界的模范夫妻,恪守一夫一妻制,耳鬓厮磨,白首终老。白鹭一旦“成家”,首先要共筑爱巢,为生儿育女做准备。

白鹭一年繁殖一次,繁殖期在每年的3月至7月,一次产卵2-4枚。

鹭卵孵化需要25天左右,在此期间,鹭妈主要负责孵卵,鹭爸则负责寻找食物。偶尔,鹭爸也会替鹭妈抱窝。

幼鸟破壳,鹭爸鹭妈就更辛苦了,既要看护宝宝,又要觅食喂食,育雏时间长达一个月。幼鸟生长快,食量大,每天要喂食四次,鹭爸鹭妈只得分工协作,一个看护宝宝,一个外出觅食,彼此轮流,配合默契。

白鹭喂食的方式颇为特别,鹭爸鹭妈在觅食过程中,先将食物吞进自己肚里,回巢后再以反刍的方式慢慢吐出来。食物经过半消化,已成糊糊状,利于幼鸟吮食和吸收。

在鹭爸鹭妈的精心照料下,一个月后,幼鹭长全了羽毛,学会了飞行,逐渐适应离巢独立生活。

孩子长大了,终究要与父母分别,这是人生的无奈,也是鹭生的必然。

鹭爸鹭妈完成年度任务,生活重归原点,它们将飞往下一个栖息地。明春,它们或许再度归来,或许在另一处地方延续同样的故事……

在我国,白鹭分布范围广泛,多见于河口、湖泊、水库、湿地及沿海滩涂、岛屿。著名的观赏点有江苏泗洪县洪泽湖湿地、江西南昌市象山森林公园、福建厦门市白鹭洲公园、重庆九龙坡白鹭自然保护区等。

蔼蔼春树暖,翩翩白鹭飞。阳春时节,我们一起赏白鹭呀。

本期摄影:万象沈俊峰许昌亮泥石牛等

本期文字、编辑:明灯照

编审:秦华监审:周贤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1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