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两位诗人为他写下千古

发布时间:2024/10/18 13:31:41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两位诗人为他写下千古名篇,千年来难分高下

诸葛亮,一代千古贤相。

早年,他隐居在隆中。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这对君臣曾在隆中密谈,诸葛亮也在此时提出了著名的军事谋略:先占据荆州和益州,再联合孙吴,对抗北边的曹操。

后来,孙刘大军在赤壁大战中打败曹军。至此,刘备将荆州和益州收入囊中,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称帝后,封诸葛亮为丞相。之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谨遵托孤遗愿,尽心竭力辅佐后主,事必亲躬。他先后五次北上伐魏,最终积劳成疾,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军中。

为人臣者,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只有诸葛亮一人。

在历代咏叹诸葛亮的诗篇中,有两首堪称“绝唱”,千年来难分高下。

第一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的意思是:

到哪里去寻找呢?那位著名的诸葛丞相的祠堂。哦,原来就坐落在锦官城外,苍苍的古柏庄严地环绕着它。

萌生的丛草映绿了石阶,但这蓬勃的春色却没有人来领略;叶底的黄莺放开了美妙的歌喉,但也只是徒然自唱自赏。

啊,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不怕劳烦,为的是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而诸葛亮先是辅助刘备开创大业,后来又扶持刘禅渡过艰危,充分表现了老臣的报国忠忱。

只可惜当他出师伐魏,尚未取得成功,就先行离世。这怎不令后来的英才俊杰生出无限感慨,热泪盈襟!

在这首诗中,杜甫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借历史上著名贤相诸葛亮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壮志不得伸展的郁闷心情。

既是一首凭吊古人古迹的咏史、怀古诗,也是一首融进了现实内容并充满了诗人思想感情血肉的抒情诗。

最后两句,对诸葛亮北伐曹魏,终因积劳成疾,壮志未酬而早逝,表现了深深的惋惜和悲悼。在强烈的哀音中结束全诗,感情既深沉又昂奋,使整首诗染上了一层深挚悲壮的色调。

洒泪的“英雄”既指作者自己,又包括了历代无数渴望建功立业的有志之士。

他们的悲哀,不仅仅因为历史上诸葛亮的早死,更多的怕是因为现实中的自己由于各种原因而壮志难酬。

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点上,现实和历史,杜甫和诸葛亮,在精神上是交融在一起了。

与杜甫拥有同样情怀的还有南宋大诗人陆游,他在《书愤》中写道: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诗是陆游在年春天写的,当时他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被罢官六年,闲居在家。但他内心始终想着抗金大业,多次做梦回到了抗金第一线。

这天,他突然接到朝廷再次起用他的消息,兴奋不已写了这首诗。

前四句是回顾往事。

早年,他为了收复故土,亲自披马上阵,辗转于中原地带。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写了他青年时代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

一次是他三十九岁时追随主张抗金的右丞相张浚,都督诸路人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瓜洲渡”就在建康、镇江一带。

结果因张浚军在符离大败,只得南撤,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令人叹惋。

“铁马秋风大散关”,写的是另一次经历。

他四十八岁那年,再一次从军,夜间骑马渡过渭水,袭击敌军,可惜那次也没能直捣金政权的老巢。

从艺术角度来赏析,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两句的妙处在于,不用一个动词、虚词、助词,全用名词并列成句,以“蒙太奇”式的电影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南宋对金作战大捷的经过、方式、地点,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回到诗中。

想起这一件件往事,陆游心里充满了感慨,所以他说“塞上长城空自许,境中衰鬓已先斑”。

这里还有个典故,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道济临死时大叫:“你这是破坏你自己的万里长城!”

陆游年轻时就曾经把自己比作万里长城,立志要保卫祖国,可现在镜中的两鬓已斑白,壮志雄心还没实现,他深深感到惭愧。

现在朝廷终于起用他,又可以为国效力了。他年虽花甲,但不服老,所以再一次立下誓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是诸葛亮的名篇,诸葛亮在出兵伐魏前写表给刘禅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陆游在接到调令的那一刻,想到的就是要学习忠心耿耿、临危效命的诸葛亮,决心把自己的名字与他排一起。

他的悲愤,他的忧国之情,足以当得起本诗的最后一句: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由早年的豪迈写到晚年的悲愤,他对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既由衷的倾服,又兼以自警。

即使有杜甫的“珠玉”在前,陆游的这首诗也毫不逊色,全诗笔力雄浑,感情深沉,颇具“诗圣”杜甫的遗风,当真是难分伯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1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