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课”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胡兰一、学习古诗1.圈划景物,想象画面让我们进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请同学们再次默读两首古诗,圈出诗中的景物,结合这些景物的特点,再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2.反馈:第一首:同学们是不是找到了“竹、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河豚”等这一系列的景物。想象一下吧!竹林外,只有三两枝桃花开放,春江水暖,小鸭子第一个报到,这一定是一幅早春的画卷。而且,我们在初读的时候,好多同学写下了类似的问题:老师,春天的水变暖了,那么多小动物,为什么是鸭子先知道?再看课文插图,画了这么多事物,怎么就没画河豚呢?而且河豚欲上,它上来干嘛呀?结合同学们的问题,很多同学还自己查找了资料。原来鸭子是一种耐寒的动物,初春河水刚刚解冻,寒意尚未消尽时,猫狗等动物也许还蜷伏在灶炉旁,屋檐下,但小鸭子已经察觉到水温的变化,便迫不及待地潜入水中嬉戏啦!再看河豚,它是一种会回游的鱼类。于是,每年秋季河流水温下降时,它就游向大海去越冬,而当每年春天,天气变暖,它再由大海游至江河口产卵。河豚逆流而上,回归河流的过程,不正是“河豚欲上”吗?这正意味着春天就要来到我们的身边。所以,在读的时候,你一定能读出三两枝桃花的错落有致,读出鸭子河豚的俏皮可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再看《三衢道中》,同学们是不是圈出了“梅子、小溪、绿阴、黄鹂”这些景物呢?同学们是不是在小脑瓜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老师,梅子黄时不是多雨吗?怎么日日晴?小溪泛尽按说应该原路而返,怎么改山路了?回来的路上,应该挺累的,却说“绿阴不减”,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呀?快让我们联系上下文再来看一看。梅雨季节,本来多雨,但一连好几个晴天,想象一下,作者心情怎么样?一定是充满了喜悦。而带着这样喜悦的心情,他到山中去游览,难怪,小溪走到了尽头,他还要改走山路继续游玩。也难怪即便回来的路上很辛苦,但是看到路两旁的浓阴依然会觉得“绿阴不减”。此时此刻,再有黄鹂发出四五声清脆的鸣叫(播放鸣叫声),更让诗人觉得游兴大发呀!瞧,诗中“添得”两个字用得多好!3.想象画面:同学们,这两首诗中,也像第一首诗,提到了“鸭、河豚、黄鹂”这样的几种小动物,你能借助刚才我们使用的句式,再来展开一番想象吗?结合这些小动物的外形、动作、习性,它们又会在春日里做些什么呢?也许,你就会像清华附小xxx和xxx两位同学这样,把他们想象到的画面就这样表达出来,让我们来听一听:读了《惠崇春江晚景》,我仿佛看到了竹林外两三枝桃花绽开了,露出甜甜的笑脸。真是花红柳绿,江水变暖后,小鸭子最先发现开始在水中做游戏啦!河滩上,蒌蒿长出来,芦苇也开始长出嫩芽儿,这时河豚也长得胖胖的,在水中游来游去的!读了《三衢道中》我仿佛看见在三衢山的春日里,梅子就快要成熟了,又遇到了一连串晴朗的好天气,诗人曾几赶紧出门游览一番。他乘着小船,沿着小溪欣赏,一路上真是山清水秀,一直走到了水流的尽头。但是好像还没玩痛快,于是下船改走山路。山路和水路相比,山路肯定是另有一番风味。回来的路上,诗人看到小路两边树木长得特别茂盛,浓密的树荫把太阳都挡住了,那风景一点不比来的时候差。这时从树从中传来了几声黄鹂的鸣叫,好像在诗人说:“欢迎下次再来!欢迎下次再来!”哎呀,听了同学们想象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法?和这些同学比比赛,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也这样表达出来吧!而且,在这个单元后面几课的学习里面,也可以像这样联系生活、调动感官,让我们把想到的画面表现出来。二、比较古诗三首诗都学完了,让我们再次把它们放到一起,进行比较。除了都是写春天的景物,你还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看到,三首诗中,都有静的花草树木,同时,三首诗中,也都提到了动的鸟兽虫鱼。在这三首诗里面,把这动的和这静的结合在一起,动静结合的过程中,就把大自然中这可爱的生灵展现到了我们的面前。所以,带着这样的感受,相信大家一定会把三首诗读得更加美好!三、学写生字好啊,最后我们再看看后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有没有哪些你觉得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下的吗?请同学们提起笔,写字注意三个一,跟老师一起强调一下重点笔画:“惠”字的中间部分是:竖、提、点“溪”字的中间部分:撇折、点好了,带着这样的印象,同学们一定能把生字写正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