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出身贵族。
“城南韦杜,去天五尺”,说的就是长安城南的韦杜两家都是名门望族,离天子仅有五尺之遥。韦家韦待价,杜家杜如晦,都曾官至宰相。
韦应物,少年无赖。
韦应物生于玄宗开元年间,十四五岁便被选去做了玄宗侍卫,错过了读书的年纪。他在《逢杨开府》诗中说: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
坐客何由识,惟有故人知。
凭借武皇恩宠,到处耍无赖,街上称霸,家藏要犯,白天赌博,晚上偷情,无人敢查。玄宗幸蜀死后,大字不识,身无长技,四处被欺。
韦应物,二十学诗。
安史之乱后,恢复太学始学诗。京师不容无才人,出京被任江州刺史,偶然逢友杨开府,言及旧事垂涕泪,坐中只有故人知。
韦应物,其诗如茶。
韦应物的诗,感发而作,但感发又不很强烈,他仅让你透过他的诗中耳目,让你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感受,但具体上是什么感受,却又不具体也不言明,把联想空间留给读诗人。
如他最有名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眼见幽草涧边生,耳听黄鹂深树鸣。
春江上涨夹细雨,荒野渡口小船横。
韦应物知写了其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但诗中的境界意象,又不至于眼见耳闻。他给人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于眼见耳闻的境界。这种境界,人人读之而尽得,人人读之而得之不同。
有此铺垫,我们来看他的茶诗: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喜园中茶生》
茶叶新生性高洁,饮之为我洗尘烦。
茶香最近道禅味,清香悠扬出深山。
处理尘事余空闲,荒园偶种数株茶。
茶树喜随百草长,得与隐士论新茶。
诗中何喜?
喜新茶随百草生,又不止于喜茶。
幽人何言?
品论新茶于荒园,又不止于论茶。
此诗茶味,
其茶如诗,人人得品之,人人味不同。
其诗如茶,人人得读之,人人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