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生活环境 >> 都2020年了,竟还有女演员用瞪眼演
不知最近大家在追什么剧?
猜不少人都在看张新成和林允主演的《蜗牛与黄鹂鸟》吧,毕竟该剧放在了芒果台的黄金八点档播,强大的平台就是它火的底气。
这部剧来头可不小。改编自日本著名动画《交响情人梦》,这本动画的发行量高达多万册,更是先后被日本和韩国影视化。
其中日版同名剧评分不俗,开播14年后,评分依然高达9.1分,稳坐豆瓣日剧十佳。
原著讲述的是一名天才钢琴系学生和一名音乐怪才少女互相治愈、互相督促,最终实现了音乐梦想,收获了爱情的故事。
日版的两名演员把钢琴高材生的傲娇与农家女的纯真表演得恰到好处,格外迷人。
为什么说是演员好而不是人设好呢?
因为漫改剧对演员的演技向来刁钻。
男主能力强却傲娇,多一分就会把傲娇演成傲慢。女主天真而元气,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同样容易从元气少女变成问题少女。
能把男女主塑造的不违和甚至深入人心,《交响情人梦》日版的成功很大原因要归功于演员。
同是与原著对比,中国的翻拍版《蜗牛与黄鹂鸟》也有不少可取之处,比如情节上在基本保留原著情节,又结合本土化对故事做了少量修改。
看得出来,主创团队尽量使这个创作于十几年前的故事能更加现代化,本土化。
值得一提的是,和日版一样,中国版也保留了剧中大量的音乐元素。
在看剧的同时还可以欣赏优美的钢琴曲,每到有曲子的时候还贴心的在字幕区科普交响乐知识,真的值得点个赞。
可就是这样一部有强大的原著托底,又珠玉在前可借鉴的IP,本该有不俗的反响。然而,《蜗牛与黄鹂鸟》播出之后的豆瓣评分却只有3.9分,称得上惨淡了。
究其原因,还是那一个:日版成于演员,中版却败于演员。
演技好的,好的千篇一律。
例如:一个哭戏,孙俪的熹贵妃能哭得歇斯底里。
周迅的如懿哭得此处无声胜有声:
蒋雯丽只是红了眼眶,就已经道尽了人间辛酸。
演技差的,却各有各的风采。
如今的演艺圈,早有这样一群让观众看了就忍不住吐槽的存在。
他们的演技千人一面,嫌弃时瞪眼、惊讶时瞪眼、高兴时瞪眼。
只有你想不到的场景,没有他们不能用瞪眼来演绎的戏码——
瞪眼派大长老社会你爽姐:
瞪眼派大护法天赐美颜杨天宝:
新晋教徒佟丽娅:
还有一个不能忘!屡屡因为演技而被吐槽上热搜,有着周星驰《美人鱼》高起点,但却自行修炼了一套神奇的演技秘笈,出演《蜗牛与黄鹂鸟》的女主“霞姐”林允。
有关林允的演技争议,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
但本着“你骂随你骂,我自巍然不动”的心态,林允的演技始终在原地踏步。
尤其是在饰演元气少女这件事上更是永远把握不好度,一路狂奔,直接朝着神经质少女而去。
比如:剧中她和男主第一次碰面,原本是还原漫画中的名场面——捡到了醉酒的男主。
女主为了试探男主,在他耳旁轻轻吹了口气,这本该是很美好的画面,但是林允演起来是这样的:
说实话,这大眼睛瞪得,光看动图还以为是悬疑恐怖片。
而这只是一个开端,接下里,我们将全方位欣赏比虞书欣还作,比鹿小葵还天真的超大号纯真少女。
看到满桌的食物,她要来个虞书欣式大大的“哇哦~”
再加上这个很有灵性的点头,如果这部剧提早个两三个月播,大概虞书欣想靠“哇哦”出圈可就太难了,毕竟林允的这个同款动作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早安的时候也不好好说,举着刀叉挤出满脸笑容,还要歪着脖子卖萌?
作为观众,番茄君的表情和张新成一样。真的不敢相信都年了,还有人靠这套动作来卖萌。
伤心的时候,林允的演技更是一言难尽,嘴角下撇,鼻子微皱,是很标准的小孩哭闹的演绎法了。
小孩子做这个表情多少还有些可爱,但林允是快把鼻子皱没了也没能挤出两滴眼泪来,看得番茄君为她心急如焚啊!
等等,这些表情为什么这么熟悉?
貌似这些年林允就是靠这些表情在各大影视剧里风生水起的啊。
上半年的《彼岸花》里,她的表演是这样的:
去年的《一吻定情》里,她咄咄逼人时是这样的:
4年前的《美人鱼》里,她刚上岸时的懵懂天真是这样:
演技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不难发现,林允特别偏爱这种“元气少女”,顶盯着二十几岁的脸,做着十三四岁少女看了都会起鸡皮疙瘩的表情。
能做到4年如一日,演技毫无进步,靠着同一套表情打天下,也是演艺界的一大奇才了。
在林允的带领下,连清新自然的张新成都被带得跑歪了。
男主角一出场,听到路边的人小提琴拉得不好,直接来了个白眼三连。
如果他头发再长点,番茄君真的会以为自己在看女明星争艳或者在看后宫争宠剧,油腻警告嘀嘀作响。
同时编剧似乎对音乐家有什么误解,并不是搞音乐的人就必须是长头发、中分的呀。
在剧里,这风一般的刘海不仅封印了张新成的颜值,还把画风带跑偏了。
这种傲慢又油腻的姿态真是与张新成之前的暖男形象大相径庭,让人看了大跌眼镜。
对于演技上的评价,林允显然还觉得很委屈,有粉丝在小号留言让她以后接点不一样的角色,就不会被说演技傻了。
结果林允回复是:人物设定就那样,我没办法……
演砸了角色还要让角色背锅,真是心疼那些年被霞霞演过的角色了。
总是有人疑惑,为什么“嘟嘴瞪眼派”们的演技人尽皆知,可还有那么多金主爸爸像被蒙住了双眼一样前赴后继地启用这些演员呢?
归根究底还是这个市场只看利益。
从郑爽、baby再到林允,都是自带话题和流量的人。
因此无论他们演技如何,都会有观众愿意无条件买单。事实也的确如此,不管多雷的剧、多烂的演技、多惊悚的剧情,只要有讨论度,即便是吐槽,金主爸爸也是赚。
红黑也是黑,有人因为演技好赢得满堂彩,也有人因为演技差换来表情包,但是无论哪种,都能换来真金白银的利益。
正是有了这种畸形的市场,所以才有了畸形的选角生态:观众一路骂,被骂的演员却始终都有戏可演。
而有些演员其实也并非真心想演好一部剧,他们更像是被经纪公司规划好的商品,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林允3个月有2部戏播出,积压的也有不少存货,这可让许多精于演技的好演员都望尘莫及。
他们甚至没有时间规划自身发展,试想在剧组摸爬滚打多年,但凡有一点点上进心,也不至于始终原地踏步。
只可惜,道理人们都懂,但是却无能为力。
看着烂剧就躲远一些,看到瞪眼派就当视而不见,观众学会了用评分表达态度,用自来水为好演员加冕。
毕竟,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