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为该茅屋写

发布时间:2024/10/20 12:26:53   
提到杜甫,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他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他的诗饱含对残酷社会现实的痛恨和对普通百姓的深切挂念和同情,他的笔如同一架相机,真实地记录着当时的百姓生活。如他傍晚投宿石壕村,听到官吏和老妇的对话,“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足见当时因战争需求“抓壮丁”的残酷、可怕。又如安史之乱被困长安,亲眼看着曾经繁华的都城被战乱折腾得面目全非,他无法预见自己的未来,更为唐朝的未来劳心伤神,竟一夜白头,正如他在《春望》中所言,“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正因他多描写残酷的生活现实,所以很多人觉得他的诗过于“苦情”,读之让人感觉压抑。再如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述的困顿生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尽管处于如此困境,他仍由自己的经历想到风雨飘摇的唐朝和那些因战乱和他一样处于此境地的穷苦大众。历史上每位诗人随着时代变化和个人经历的不同,创作的诗词风格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诗人他们的诗词风格前后也会相差甚远。以诗圣杜甫来看,年轻时和当时很多文学大家一样,他也曾梦想从仕,以企大展宏图,所以登上泰山,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诗句;安史之乱期间他侥幸逃脱,历经艰险终于随家人一起定居成都,至此,他的诗也由此前的悲苦基调逐渐转为明媚轻快,世界也变得五颜六色起来,这点通过我们小学学过的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便能感知一二。到成都后,杜甫和家人先在浣花溪边的古寺里暂住下来,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于百花潭北、万里桥边建造一所草堂,历经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草堂落成。没错,聪明的你肯定猜到这就是几年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被风吹破的茅屋。不过,此时草堂刚刚落成,他和家人满心欢喜,心想终于可以安顿下来,因此,他赋诗《堂成》一首,以表达对亲友的感谢和对草堂的喜爱。原诗如下:全套12本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经楚辞李太白杜甫诗集中华古典文学诗歌词曲HD京东好评率96%无理由退换¥.8购买首联“背郭”即背对城郭之意,也就是说草堂不在闹市。它由白茅草搭建而成,沿着花溪江边,从草堂上可以俯瞰远处郊野青葱欲滴的绿色。颔联写草堂隐匿于桤林深处,树木遮天蔽日,竹林环绕,环境极其幽静,甚至可以听见风吹树叶、水从树梢滴落的声音。颈联写草堂建成,不仅一家人终于有了安身之处,连禽鸟也都各得其所。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在这里筑巢安家,也同诗人难掩喜悦。最后一联借用“扬雄宅”对比此草堂,暗示朋友和邻居不要再嘲笑自己,这简陋的草堂怎么能和扬雄的草玄堂相比呢?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杜甫定居此后心情十分愉悦,虽然他和家人在成都的年岁不多,但这段时光却是他一生难得的闲适、快乐的岁月。不过,怪就怪杜甫生来就是忧国忧民的命,没过几年,资助他的朋友高适等相继去世,他再一次陷入困顿境地,茅草屋也终破败不堪,于是他含泪写下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一茅屋,不同境地,惹人唏嘘。往期精彩推介中国诗词大会,11岁的小朋友与冠军失之交臂,败在这两种水果上康震老师这三幅画是败笔?其中一幅无人猜出,出题人也尴尬还在头疼如何培养孩子的品德?不妨跟他学学,比诸葛亮还懂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麻烦告知,立删!多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1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