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声律启蒙四支之一三字藏一诗,七言书史籍

发布时间:2023/11/12 9:28:14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0536.html

声律

启蒙

四支之一讲解与共读

《声律启蒙》是古代让儿童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读起来句句押韵,朗朗上口。

声律对韵:诗儿竹丝鸶蘼时

茶对酒,赋对诗

茶,便是平日里文人雅客细品的茶,

对着江湖豪杰纵情痛饮的酒。

赋对诗,赋,是一种古代的文体,也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二冬第三段的韵文里,最后一句便是,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古代的文人大诗人们,经常是诗酒不分家的,茶,更是文人雅客的必备之品。

放在一起,有好茶,存美酒,那还担心没有精妙的诗词歌赋吗?

燕子对莺儿

燕子对莺儿(ní)。

同样是春天的鸟儿,常作为诗人写春光美景的代表。

儿,在这里发古音儿(ní),为的是和韵词押韵。

唐代,杜牧《江南春》中便有诗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栽花对种竹

既然是生春暖花开的时节。

种花养竹,便是最合适的。

古人栽花,以求悦目,来欣赏。

种竹,却是为了养志,陶冶情操的。

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以高风亮节。

正直虚心的君子形象出现,受到诗人们的喜爱,也再正常不过了。

落絮对游丝

落絮是指的是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有白色的绒毛,随风飘散如丝絮。

游丝,是蜘蛛或者其他类似吐丝昆虫的丝,飞扬在空中,被称作游丝。

游丝 春夏两季常见。

[南朝梁]沈约《会圃临春风》

诗云:“游丝暖如烟,落花氛如雾。”

提到落絮,也让人联想到一则。

关于柳絮的典故,三字经里也曾提过,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一则,关于谢道韫咏雪的故事:

东晋太傅谢安曾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与家人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

时逢雪下得很大,谢安就此为题说: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接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跟在空中盐撒差不多吧)。”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太傅大笑着非常满意。

谢道韫也因此名动一时,成为东晋著名女诗人,世称“咏絮才”。

四目颉一足夔

这里又是两个历史人物的对应。

四目颉,是传说中,创造了中国文字的一个人。

他是黄帝的使臣,叫仓颉。

《姓氏谱》:“苍颉,上古人,生而神圣,有四目。” 

传说中他长着四只眼睛,四目灵光。

他因为看到地上鸟兽的足迹,发明了文字,就是我们现在是最早的甲骨文。

最早用符号来记录的事情,后来慢慢也变成了现在的文字。

一足夔。

传说,夔是《山海经》对里头说到的一种神兽,形状和牛一样,但是只有一只脚。

另外在古书上记载说,舜帝的乐工。

乐官名字叫夔,他正六律,和五声,而天下大服。

说的就是,舜帝让他出任乐官,让他主持和音律有关的工作,制定了现在的音律基准。

舜帝很高兴,就说,有夔这样的能人,一个也足以成事了。

那后来的人便称之为夔一足,后来慢慢误传成了,乐师夔只有一条腿。

无论是创立文字的四目颉,还是调整音律的一足夔,都是曾在古时候有大才能做个大事的人物,放在这里,对仗合理,相得益彰。

鸲鹆对鹭鸶

鸲鹆,便是八哥。

是种会学人说话的鸟。

鹭鸶说的是白鹭,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里提到的就是这种白鹭。一黑一白,一个,机灵聪明,一个优雅轻盈,又是另外一种相辅相成。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菡萏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也是一种植物。指的是荷花。

荼蘼也是草字头,这是一种白色的小花,带香气。

上句说的是粉红色的荷花在池中开放,映衬着白色的荼蘼小花满园香。

一架白荼蘼。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里《赠荷花》中曾提过。

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宋代的苏轼,也曾为荼蘼提过诗,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韵文在这里便是在对应着初夏,

荷花开满池,盛夏要到来了,

荼蘼香未散,春天就快要过去了。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应候便是顺应时令,该什么季节,便做什么季节的事情。

春天适宜播种,秋天当然是收获的时候,几阵秋风能应候。

知时,也是适应季节,和上句的,应候都是一个意思。

杜甫在《春夜喜雨》这首诗中便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几阵秋风过后,便知道秋天来了,

春雨来得正当时,也是春耕的好时机。

犁,是耕地的一种农具。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这两句又说到了两个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

智伯恩深说的是一个比较悲剧的人物。

在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联合消灭了智氏家族,还杀了族长智伯。

而这个家族里头有一个家臣,叫做豫让。

他曾经受过智伯的恩情,于是立志要为智伯报仇

要准备刺杀赵家的族长---赵襄子,可是他的第一次刺杀行动就被抓了。

但赵襄子觉得他是为旧主报仇,是个忠义之士,不忍杀他,就把他给放了。

但豫让依然没有放弃,他怕被再被认出,用漆涂抹身体,使皮肤坏掉,脸认不出来,吞下烧红的木炭使声音变哑。

再次准备刺杀赵襄子,可再次被抓。

最后豫让请求赵襄子给他一件自己穿过的衣服,让他刺上几剑,表示已为智伯报仇。

最后豫让举剑自尽,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说的是义士,宁愿为了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人牺牲。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这里的典故讲的是西晋大臣羊祜,

根据《晋书羊祜传》中记载,

西晋大臣羊祜镇守荆州。

在任十年,勤政清明,深得百姓爱戴。他为官清俭,自谓“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羊祜的仁德流芳后世,在他死后,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羊祜生前喜欢游息之地岘(xiàn)山建庙立碑。

原名为晋征南大将军羊公祜之碑,简称羊公碑。

此后每逢时节,当地的百姓都会祭拜他,睹碑生情,莫不流泪。

羊祜的继任者、西晋名臣杜预因此把它称作堕泪碑。

邑人便是同乡的人。

这两句把豫让和羊祜两者放在一起对应,这也同样是在赞扬他们的德行品格,流芳百世。至今,还为人称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6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