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大数据分析唐诗三百首发现了这五个秘密

发布时间:2022/11/23 23:57:3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想必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其出自《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退士所作原序。

关于《唐诗三百首》,你还知道多少呢?

唐朝最高产的五位诗人是哪些?《唐诗三百首》中哪种类型的诗最多?你的脑袋中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出于义务教育教材的强力推荐,几乎所有人从小就和唐诗有着不解之缘。但是今天,我们不复习韵律,也不品派别,就从数据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唐诗三百首》!

唐诗的体裁构成

《唐诗三百首》按体裁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七类。

其中,五言律诗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作,数量达到80首,这可能是因为五言律诗具有“二二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或“二一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节拍群,奇偶相配,富于变化,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语句的表现力强。

在七类体裁中七言古诗收录数量最少,仅有28首。七言古诗作为一种古老的诗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唐代走向成熟。

唐朝Top5高产诗人

按照诗人作品产量由高到低排序,可以得到唐朝Top5高产诗人名单,他们依次是白居易(首)、杜甫(首)、李白(首)、刘禹锡(首)和元稹(首)。

从产量来看,在白居易面前,李、杜也略显逊色。

从代表作来看,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高考语文常客,其朗朗上口的韵脚、快慢分明的节奏经常让人读着有酣畅淋漓之感,不愧是能让“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好诗!

杜甫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只读一遍便在脑海里三日不绝挥之不去。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

浪漫主义诗派代表人物李白,其人心胸之阔,桀骜不驯;其诗格局之高,气势磅礴。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可谓才气逼人。其代表作《将进酒》《蜀道难》等乃治疗抑郁之良药,大家失意或者伤心时酌情朗诵两遍,情绪可得缓解!

最后两位诗人分别为刘禹锡和元稹,知名度稍逊于前者。

写到这里,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自古以来最高产的诗人——乾隆皇帝。是的,你没看错,作诗量世界古今双第一,一生89岁作诗首。

全唐朝多位诗人年的总产量也只有首,可见乾隆一人出诗量可挡世界第一诗朝年的世界纪录,且其诗内容遍及经史子籍、政经文教、家国个人,题材弙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愧是朕。

全能的“大李杜”

在七个唐诗体裁中,李白、杜甫等能创作,不愧是家喻户晓的“大李杜”,可谓全能型创作选手。

李、杜之后还有白居易、李商隐、王维、岑参和韦应物,他们的作品体裁也较为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说其他诗人不写某些体裁,而是写了此类体裁又能被《唐诗三百首》收录的体裁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诗人所擅长的体裁种类。

诗的精髓要记住

分别对古诗具体内容和古诗分类进行文本挖掘,分别得出以下结论——

古诗内容方面。从诗歌的意象来看:“月”“明月”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

古往今来,“月”常被文人墨客作为寄托思念的物象,正所谓望云思友、望月怀人,如杜甫的《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此外,“长弦”“琵琶”“青山”“春风”等物象也经常被使用,在特定场景可象征不同的含义与情感。

从诗歌的时空来看,“万里”“隔”“年”等词出现的频次较高,这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以书信作为主要的通讯方式,一旦分离,相见甚难,而诗词中常出现的“见”“不见”等关键词更加凸显了离人纠结与无奈之感。

而在古诗分类方面,“写景”和“抒情”出现的频次最高。

一般而言,古诗大多写景抒情、触景生情,很少有单纯写景,诗人的境遇、情感一定会与所见之景结合起来。

例如,同样是春天,得意时赏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失意时伤春(桃杏娇妍能几日,逝水无情春月明)。

其他较多见的唐诗类型,还有“送别”“怀古”“思乡”“边塞”等。

寿命与产量成正比

除了诗人才能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对诗人作品量产生影响呢?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报道,某院士总结科研成功的经验是因为自己活得比同行久,莞尔之余细想很有道理。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寿命对作品产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平均寿命的增加会带来平均产量的增加。

产量唐朝第一诗人白居易74岁以及前面提到的产量古今第一诗人乾隆皇帝89岁,成功的秘诀原来是才能+长寿呀!

这个结论,就问你服不服

综上,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唐诗三百首》里出现次数最多的体裁是五言律诗,最少的是七言古诗。

第二,唐朝诗人中当数白居易最高产,虽然李、杜才气逼人、名声更响,但从产量角度看,均没有白居易多。

第三,李白、杜甫擅长全部七种唐诗体裁,可谓全能型选手。

第四,《唐诗三百首》中写景抒情诗最多,且“月亮”这个意象出现频率最高,一般寄托相思之情。

第五,诗人寿命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作品产量,正所谓活到老、写到老。

怎么样,关于唐诗的这些大数据,是不是让你大开眼界呢?

来源山西青年报

编辑周章龙

编审王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