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在雨水之后、春分之前,时间为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日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惊蛰节气在农历二月,随着第一声春雷的响起,万物都惊醒过来,地下蛰伏的小动物们听到雷声,也都纷纷从冬眠中醒来。所以古代的人们将这一节气叫做“惊蛰”。不得不说,这个名字来得十分巧妙生动。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末年,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就曾写下了一首《拟古·仲春遘时雨》,描绘了这样一幅平淡却十分生动的惊蛰中仲春之景: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仲春之际,春雨顺应时节降临大地,一道雷声从东边传来。冬眠的虫类在潜藏已久的洞中惊醒,花草树木也都在雷雨中舒展、生长。为更好地反映惊蛰期间的气候变化,古人将惊蛰节气中的十五天分为以下“三候”:一候桃始华。华是通假字,通“花”,在惊蛰节气的前五天,桃花开始盛放了。人们对桃花的喜爱不言而喻。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便有“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歌咏,因此向来被寄托着宜室宜家的美好品质;陶渊明更是以一篇《桃花源记》,构筑了中国人心中最美好的理想乐园。桃花是春天的象征。可以说,没有桃花的春色,是黯淡无光的春色。在桃花盛开的仲春时节,一树树桃花成为最美丽的风景线。古人也赏桃花,也写桃花。崔护就曾以一首《题都城南庄》描绘桃花与佳人之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如今的春天大地,更是处处少不了桃花的身影。而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也总不忘相约好友或携手家人,挑一个晴朗的周末,沐浴着暖洋洋的日光,去往那桃花盛开的山林间,一览清新的仲春风光。二候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鸟。在惊蛰节气的中间五天里,黄鹂鸟闻到花粉的香气,欢欣雀跃地在树林间鸣叫。黄鹂鸟的美妙歌声,为春天增添了几分更为活跃的气息。所以杜甫有诗云:“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纵然西岭雪山还千里积雪,但成都杜甫所居住的浣花溪已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了。三候鹰化为鸠。鹰,指的是一种鸷鸟;而鸠,指的是布谷鸟。鹰变为鸠,并不是说老鹰变成了布谷鸟,而是说在惊蛰节气的最后五天里,由于气温非常暖和,老鹰悄悄地躲起来开始繁殖,而布谷鸟则成群地出没于山林间,鸣叫求偶。这样的现象在古人看来,便是鹰消失了、鸠出现了,所以造成了一种“鹰化为鸠”的奇妙错觉。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的季节,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惊蛰过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南方雨水更加充足,俗语说“惊蛰地气通”,各类农作物开始萌动,田间地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立春的春风轻柔拂过,春雨温润如酥,沉寂了一整个漫长冬日的万物如梦初醒,睁开迷蒙的双眼,但真正使得万物再度苏醒的,却是那一声声遥远的惊雷。惊蛰的雷声唤醒虫蚁鸟兽,唤醒草木庄稼,更唤醒勤劳的人类,于是繁忙的春耕时节就此开启。在这阳光明媚的仲春时节,活力与生机就此重现人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