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滁州西涧知识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3/6/28 17:34:05   
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古诗《滁州西涧》是由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这首诗被收录在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板块,看似简单的一首诗,在教学中,我却发现了一些知识点问题。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首先就韦应物这个名字的读音问题。

应”是一个多音字,既可以读成一声,也可以读成四声。由于教材上也没有说明名字的由来,导致大家也不太清楚到底读什么。在网上搜索有两种结果,有的说读一声,有的说读四声,众说纷纭。小编觉得下面这个说法比较占理儿。

有学者认为,《文心雕龙·明诗》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悟言志……”解释: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受了外物的刺激,便产生一定的感应。心有所感,而发为吟咏,这是很自然的。韦应物的父亲很有可能是根据这个给他取的名字,“应物斯感”的“应”念四声,所以“韦应物”的“应”也应该读四声。这样说来,还蛮合理的,毕竟古人取名字还是比较讲究的。

其次就是诗句词语解释的问题。

“上有黄鹂深树鸣”里的“深树”的意思,有的资料说是指的“树荫深处”,有的资料说是“茂密的树”。结合“上”字,解释成“茂密的树”是行得通的,意思是“茂密的树上有黄鹂在鸣叫”。但是这种解释过于直白,缺少意境。结合“深”字解释为“树荫深处”也是合适的,诗人当时听到了黄鹂的鸣叫,抬头寻找,却不见黄鹂的身影,因为黄鹂在树荫的深处。翻译为“在树荫深处有黄鹂在婉转啼唱”。小编觉得这种解释比较有画面感,你觉得呢?

最后就是诗句的翻译问题。

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的意思,有解释为“春天的潮汐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因为诗句里面有个“带”字,所以认为是“潮汐夹带着细雨”。但是这种解释把“晚”字漏掉了。有的学生可能会比较困惑,那么这句诗里面的“晚”是什么意思呢?“晚”从字面上比较好理解,是指的“傍晚”,于是有了另一种解释,“因为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湍急”。这种解释就把“晚”字解释出来了,但是为什么这里说“像潮水一样”呢?明明就是春天的潮汐,怎么又说是像“潮水”呢?原来是因为,诗里面的小溪它毕竟不沿海的大江大河,它没有潮水的起落,它之所以水位上涨是因为春天的雨水多所致。作者这里说春潮不是真的潮水,而是说小溪像潮水一样水位涨高,水流湍急。这样说来,这种解释还是蛮合理的。

每个人读诗,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毕竟大家不是诗人本人,也不能那么坚定地评判别人解释的对与错。要想更深入地理解诗句意思,我们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真是学无止境。

小编资历尚欠,对于诗句的领悟也不是那么透彻,大家有什么见解,也欢迎留言探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4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