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只是沉郁,
他的豪迈冲天,
千百年来无数人
拍案叫绝!
对杜甫的认识,大多来自小时候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尤其对描写苦难生活的《三吏》《三别》等印象深刻,所以啊,在我画像中,杜老人家应该是这样滴:垂垂老者,弯腰驼背,杵一木棍,面对破碎河山,泪如泉涌,连声哀叹,唉、唉、唉......
再加上有关杜甫的一些画像或雕塑,总是一副形容枯槁,悲天悯人的样子。这就给人一种印象:杜甫是一个弱不禁风,病病歪歪,整天只知道哭哭啼啼,絮絮叨叨的老学究。
如此一来,杜老人家的诗作也应该是这样的: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不用再多了,读罢这几首诗,一个忧国忧民并善于深刻洞察民间疾苦和巨大不幸的、在乱世孤独飘荡的老者已经跃然纸上。其实,那时候杜甫还不到50岁。
然而,一个偶然机会,来到河南巩义杜甫故里,对杜甫有了重新的认识,重新认识了环境的改变对一个人的心理冲击和变化有了强烈的感受。
皆说杜甫是现实主义作家、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那么,下面有几首诗,需要各位看官睁大眼睛辨别一下,哪个是杜甫哪个是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试问哪个诗人没有浪漫豪迈情怀呢?
杜甫的忧国忧民,也是时势促之使然,杜甫也有狂放豪迈的一面,杜甫具备豪放派的一切气质和性格特征。
杜甫于年生于河南巩县,也就是今天的巩义市。杜甫出身于大士族,世代为官;母亲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说杜甫在蜜罐里长大也不为过。杜氏家族虽未有帝王出现,但一直算是望族。
身出“士族”的杜氏一脉,有着显赫的门第和辉煌的家史。祖父是官,父亲是官,母亲那边也是盛大的士族,据说还和皇上有点亲戚。所以,杜甫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从小娇生惯养,生活富足,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
正是由于杜氏家族世代为官,据说其家训有两条:
一是诗是吾家事,
二是奉儒守官。
由此可见,杜氏一脉是即爱学习又善做官。
杜甫小时候很顽皮,“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乖乖,一日上树能千回,应该壮的像小牛犊,不知道要磨破多少裤子,即使现在,小屁屁挨打也是必须滴。可以看出,少年的杜甫无忧无虑又顽皮可人,完全没有晚年的窘迫和落魄。
像现今的富家子弟一样,杜甫19岁就开始香车宝马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世界那么大,杜甫想看看,背起行囊,说走就走。也正是有此番经历,一批绝世豪放佳作应运而生。
简单算来,杜甫一生应该有三次长途游:一次是吴越,一次是齐赵,还有一次是梁宋游。
第一次是年。刚过弱冠之年的杜甫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漫游——吴越江南行。
好像那时候的青年才俊,都喜欢侬侬软语。杜甫的好友李白、孟浩然都曾去吴越地区游历。可见,在漫游成风和漫游成为一种时尚之时,吴越大地的山明水秀以及越女白皙,对青年诗人的诱惑,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20岁的杜甫怀揣一颗梦想飞翔的心,意气风发地上路了。而且在吴越地区徜徉游历了四年,才因为科举意犹未尽地回到故乡。
有人说,杜甫游江南,或是导致他年科举失败的主要因素,不过,从他在梓州登楼望远发牢骚时说的“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可以看出,吴越之行是他一生中最为愉悦的一次游历。
后来,杜甫在那首追忆逝水年华的《壮游》里写下:
越女天下白,
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
欲罢不能忘。
江南漫游,让这位沉郁顿挫的大诗人在他流离困蹇的一生里,不会因为错过风景秀美的江南而遗憾,更给他孤苦的晚年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这样的行走是诗意的,更像是一次随心所欲的放浪形骸。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杜甫的《绝句》,更可谓绚烂夺目,令人魂动神摇,也为他晚年穷苦落魄生活增添了些许生机。
第二次是年,25岁漫游齐鲁大地,骑马射箭,驱鹰打猎,不亦乐乎。
如果说南方山水提高了他的审美,那么北方山野游猎使他的胸襟开阔。他的才情像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一发而不可收拾。
绝世名篇《望岳》在此时此地喷薄而出,照亮了整个诗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刻的杜甫似乎真正领会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真谛,于是不禁激情上涌,吟出了这首歌领泰山的千古绝唱。
足见此时的杜甫,虽然科举失败,依然凌云壮志、胸襟阔大、气势非凡、抱负惊天。
这首杜甫一生最豪放的作品,与泰山的雄奇相比,也是不输气势的。
有人说,李白豪放了一辈子,杜甫却只这一次,却是豪气冲天,冠绝古今。
我仿佛能依稀看着杜甫吟唱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告别漫游了五年的山东齐鲁,渐行渐远,开始他人生最后一次漫游。
第三次是年,诗人的梁宋游。这一次是中国文坛上著名的“诗圣”与“诗仙”聚会。
仙圣会洛,唐诗登峰。
盛唐时期,诗坛云蒸霞蔚,气象万千,而李白和杜甫的闪亮登场,使得唐诗的天空双星辉映,更加绚丽多彩。
这一年初夏,李白从长安漂到东都洛阳,见到了比他小11岁的杜甫。两位脾性迥异的诗坛明星,越聊越投机,几乎形影不离,李、杜“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了深厚情谊,成就了诗坛佳话。
诗圣诗仙也有顽皮的一面,惺惺惜惺惺,两人也进入了“互捧”模式。
杜甫《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而李白竟然开起杜甫的玩笑,可见两人交情甚深。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白因思念杜甫,还写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杜甫更甚,时间越久,对李白的思念越浓烈,更是写下多首怀念李白的诗歌。
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李、杜既是盛唐的弃儿,又是大唐的骄子,李诗的飘逸豪放和杜诗的沉郁顿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
国家不幸诗家幸,东都洛阳思双星。
尽管李白浪漫不羁,杜甫沉默寡言,但这不影响他们心灵上的相通和命运上的惺惺相惜,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伟大会晤,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
闻一多甚至将李白与杜甫的这次相遇,比作是太阳和月亮的相会。
一个如炎炎烈日,
其诗韵光照乾坤;
一个如朗朗明月,
其文意幽深沉郁。
不当你的世界只作你的肩膀
○
伟心筑巢:为心灵建个小窝
○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伟心筑巢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