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形状 >> 霸屏古人朋友圈的飞鸟,居然是白鹭
年前,大唐。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写下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副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情景声交融,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而关于白鹭的种种诗词并不止于此
南北朝-萧纲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唐-李白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唐-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刘禹锡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宋-苏轼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明-杨慎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
诗中的“白鹭”不仅是上帝的造物,更是诗人情怀的象征。
就连大作家郭沫若曾写过一首清新雅致的赞美白鹭的散文诗。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毛诗周颂》中就用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来形容它的飞翔时的气势不凡。
白鹭无论是飞行,还是漫步,向来是从容不迫,姿态优雅斯文,好像一位披着白纱的斯文少女。白鹭全身羽毛雪白,群群不停在树枝上,真像是绿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在古代,白鹭是自由、纯洁与高贵的象征。
在现代,白鹭更是是长寿、幸福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生态生物链中,白鹭是同人类比较亲近的水禽,
然而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侵占和破坏,白鹭的生存空间在日益缩小。
白鹭可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白鹭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类群之一,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类指示动物。
坊间更有这样的衡量标准:
生态好不好?让白鹭来告诉你
据说,心净、性灵的白鹭,淡中求雅,善于“择优而栖”。当所栖身的环境恶化,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白鹭又会悄悄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