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的古诗词,倒着也能念!这种诗叫做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词:
《虞美人·寄怀素窗陈妹》
作者:张芬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怨赋诗歌,叠叠竹梧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忘长别离,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张芬是清代的一位女作家,她写这首词来遥寄故友的思念。知道这首词最神奇的地方在哪里吗?
试一试从最后一个字倒读,刚才的词就成了一首诗: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冷风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
迟迟月影移梧竹,叠叠诗歌赋怨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这就是回文,正着读和倒着读都能读的通,而且都很有美感,中国古代的诗人们真是厉害啊!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欣赏几首回文诗。
五绝回文: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特点:全诗每句五字,原诗为五绝格式,然后可逆读成诗。
《冬寒》作者:陆龟蒙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
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
倒着读:
舟行对月寒,戍极侵天冷。
楼晴背雪残,树碧临烟静。
五律回文: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特点:原诗为五律格式,每句五字,共八句,反读也可成诗。
《泊雁》作者:王安石
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
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燃。
壑危通细路,沟曲绕平田。
倒着读:
田平绕曲沟,路细通危壑。
燃火岸幽幽,转帆汀漠漠。
弦低月映楼,阵敛风随柝。
川晚落霞收,渚深鸣雁泊。
七绝回文:
《题织锦图》作者:苏轼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倒着读: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边城远雁随人。
桐枯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七律回文:
《牡丹》作者:张淮
华浮月夜静飞神,妙出天工夺画真。
斜叶趁风摇翅蝶,艳姿嫌酒病心人。
霞翻丽质晴烘日,露浥微香暖涴尘。
家世古称应独魏,花飘未尽占芳春。
倒着读:
春芳占尽未飘花,魏独应称古世家。
尘涴暖香微浥露,日烘晴质丽翻霞。
人心病酒嫌姿艳,蝶翅摇风趁叶斜。
真画夺工天出妙,神飞静夜月浮华。
接下来这篇是通体回文,最奇妙的地方在于顺着读是丈夫思念妻子,倒着读是妻子思念丈夫。
《两相思》作者:李禺
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着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望遥眼枯。
最后这个就更厉害了,一首回文诗可以拆成四首!
原诗:
《四时山水诗》作者:吴绛雪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原诗的每一句通过顺读、跳过三字顺读、倒读、跳过三字倒读,就可以分别拆成四句诗,分别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
《春景诗》(由第一句回文而成)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景诗》(由第二句回文而成)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景诗》(由第三句回文而成)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景诗》(由第四句回文而成)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拆开之后形成的四首诗,依然都是回文,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
内容来源:书画苑(ID:ishuhuayuan)
本期编辑:兰亚妮、张永群
何为“绝句”?何为“律诗”?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