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今日惊蛰春雷响,万物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

发布时间:2022/8/29 17:57:24   

惊蛰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运行到黄经度的位置时,为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一开始叫“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后来汉代为避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为了“惊蛰”,两个名称在不同时期都曾用过。值得一提的是,汉以前和汉代之后,惊蛰和雨水节气的前后顺序是不同的。“春雷惊百虫”,轰隆隆的雷声响起,就像闹钟一样,惊醒了越冬的小虫子们。但实际上,它们是听不到雷声的,天气回暖才是它们“惊而出走”的真正原因。

北京时间年3月5日16时54分,将迎来惊蛰节气。惊蛰的物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春雷响动,气温回升,桃花的花芽开始盛开,黄鹂鸟开始鸣叫,宣告春天已到,天气渐暖,原本活跃的老鹰开始躲起来繁育后代,不太能见到了,鸠开始鸣叫求偶。古人因为看不到老鹰,而周围的鸠一下子多了起来,就误以为是鹰变成了鸠。

摄影北京天文馆肖军

惊蛰节气里会遇上传统节日“龙抬头”。这个名字的由来和中国古天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中有记载:“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角之见于东方也,物换春回,鸟兽生角,草木甲坼。”春天万物复苏,入夜后苍龙星宿的角宿就会从东方升起。古人在观星时发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傍晚,苍龙星宿就会在东边地平线上露头,开始是角宿,代表龙角;接着代表龙咽喉的亢宿,也慢慢升至地平线以上;然后氐宿,即龙爪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整个“龙抬头”的过程。由于岁差的原因,现在二月二当天,要等到晚上21:30以后,才能看到龙角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我国北方流行在二月二这天去理发,俗称“剃龙头”。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帝京景物略》中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这是惊蛰节气和“龙抬头”相同的习俗,古人为了防止昆虫叮咬,会在这时候用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驱赶蛇、鼠、虫。

平地一声雷,一下子不仅惊醒了冬眠中的蛇虫,同时还唤醒了懒惰了一冬的农人,繁忙的春耕就要开始了,于是就有了“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等谚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