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功效多营养高
桑葚又名桑葚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
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
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
桑葚果实,熟透后呈黑色,味甜。果实还没熟透时颜色是红的,味道偏酸,熟透后呈黑色,味甜。
桑葚可作为中药,《本草经疏》记载:
“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
益阴之药”,同时也具有补肝益肾的作用。桑葚的质地多汁多液而黏,多汁可以润燥生津,润肠通便。
一般建议选择红黑的干燥果实食用效果较佳,因红色补血,黑色入肾。对于孕妇来说,适量食用可起到开胃健脾的作用。
桑葚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果糖、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是一种美味与营养兼具的水果,从古到今都为人们所喜爱,古人还为它作过不少诗:
“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又见春风化雨时,瑶台一别未言痴。殷红莫问何因染,桑果铺成满地诗。”
柳宗元诗日:“闭声翅回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欧阳修诗日:“黄鹂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还是陆游诗日:“槃箸索然君勿笑,桑间紫椹正累累〞,
及“郁郁林间桑椹紫”、“桑间椹熟麦齐腰”和“桑林紫椹累累熟”等诗句,都表达了对桑椹的喜爱之情,无不散发着甜蜜的芬芳。
在《滇南本草》中记载桑葚“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不难看出,早在古代,那些爱美又懂得保养自己的女人就开始吃桑葚了。
又据《本草纲目》记载:“桑葚,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
谈论起桑葚的“前世”,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西汉末年时,王莽叛乱,汉室子孙刘秀亲自征讨王莽,
不料被王莽打的落败而逃,后流落到幽州(今北京),将士们饥饿难耐,恰逢正是桑果采摘季节,刘秀便依靠桑葚充饥度过了艰难的一劫。
几年后,刘秀整顿好军马,再次讨伐王莽,取得了胜利。吃水不忘挖井人,派部下去封赏当年救下自己的那颗桑树,
不料来人不识桑树,错将旁边的椿树进行了封赏。后人便开始流传“桑树救驾,椿树封王”。
在多年前,桑葚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补品,桑葚味甜多汁,具有补肝益肾、乌发明目、止渴解毒、养颜等功效。
从古代食用桑葚一直到现在,有很多关于桑甚入药的记载,桑葚被民众称之为“中华果王”、“民间圣果”和“长寿果”。
虽然桑葚是一种小小的果实,但它独特的味道,让很多人吃过以后难以忘怀。成熟的桑葚果营养非常丰富,
它的果实生长很密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花果,品种不一样,果实的大小也有差异。
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口感,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人工栽培的桑葚树一般生长在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以生长桑甚,主要大量生产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北等地。
挑选桑葚时,以颗粒饱满、厚实、有弹性、无出水为新鲜,紫色的桑葚成熟度比较好,味道甘甜,而红色的桑葚有熟透,相对要酸一些。
我国古代医书中记载,桑葚味甘酸、性寒,入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润肠排毒的功效,属补虛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
中医通常用桑葚来辅助治疗因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引起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病症。
但是,桑甚即使美味又有营养,也不能给孩子吃得太多,因为桑葚性寒,所以,在桑葚成熟、正是美味的季节,
每天可以给孩子吃少量的桑葚,而且最好分几次食用。脾虚便溏者也不适合吃,桑葚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应忌食。
而且每年买桑葚的时候,可以发现,最开始上市,很贵,尽管品相不一定好,但是早,物以稀为贵,卖得不错,可是慢慢大家都来了,就开始价格战,或者销售缓慢。
果然应了张爱玲说过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容易,尽早努力总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