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习性 >> 风香济南,一座老城的泉水叙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雪樱 生于斯,长于斯,三十余载,倏忽而过,我与泉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而多变。是眷恋,是依赖,还是互相纠缠,我也说不清楚。抑或说,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共生关系,伴随生死相依的那种疼痛。翻开案头的三卷本《济南泉水诗全编》“大块头”,我找到了答案: 泉水于我,是时光深处伸出来的一只手臂,一直到我的心上,不经意间就捶得心疼,又不能自已。 《济南泉水诗全编》是济南文化学者、作家侯林和济南电视台编导王文,历时十年沉淀,共同编校完成的,收录济南清代泉水诗首,每首诗都附有作者简介和诗作出处,便于理解和领悟,大多数泉水诗为“养在深闺人未识”,一一读来,乍然惊喜,遇见好诗,像极了与一位阔别多年的老友重逢,涕泪交加,遂大声诵读;时逢盛夏时节,不啻于一剂剂“清凉贴”,叫人顿感精神爽利,又触发思考:这些诗究竟带给我们哪些历史讯息和审美高标呢? 开篇第一位作者刘应宾,山东沂水人,他在《大明湖有怀》中吟道,“佳山与佳水,人世喜相遇,如此清灵里,于鳞生亦足。千秋白雪楼,叹息在佳句。”大明湖、白雪楼、李攀龙,瞬间在我眼前浮现,历历在目,当年的济南美景令他何等的自足和欣悦?又如,关于千佛山一指泉的记叙,顾嗣立作诗道,“峭壁中间乳窦悬,潜流石髓日涓涓。巨灵河曲存高掌,地脉遥分一指泉。”诗人施闰章在《重登千佛山》中写道,“廿年重上郡南山,一指泉边枕漱还。世变转添精舍好,客游终让片云闲。”又见田雯在《同郭广文登千佛山》(二首)中写道,“孤亭缚山腹,中有一指泉。沦漪下奔涯,远注如长川。”这些诗句,我首次听说,新鲜,活泼,又意蕴深厚,它们不只是描摹一指泉的风貌,更多的是以小见大再现老济南的气派和精神,引人无尽遐想。当然,泉水诗的挖掘意义不只是为了让现代人去诵读,去想象,其深层次内涵莫过于呈现一种历史之美,以及历史之河上所建造的汉语宫殿,瑰丽,纯粹,深邃,比泉水还要深邃的源头活水,那是我们共同的家。如北美当代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只是一首歌》这本书中的文学解读,“在阅读诗歌或阅读与诗歌有关的文本时,我不时会瞥见‘被打磨得锃亮的青铜的闪光’,我试图清除那层锈蚀。”清除诗歌语言的锈蚀,是捍卫汉语的尊严,也是触摸语言的肌理。因此,泉水诗之于现代人的精神意义,正如泉水之于济南的历史意义,拥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既是文学范畴的地理版图,也是精神层面的历史建构,局部的、细微的、隐而不彰的,也是有呼吸的、有生命力的、永恒的。 由此推及,成千上万首泉水诗(包括那些未被收录其中的),就是成千上万种春天,就是成千上万次行旅,无数文人墨客,官吏举人,把济南踏遍,在泉边雅集,吟诗作文,把酒话桑麻;在山上饮茶,山风作伴,任思绪翻飞……好山好水,打开了人们体内的灵感开关,诗句喷涌,乒乒乓乓,落个满襟满怀,恍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架势;一一风荷举,醉了心田,令他们沉醉不知归路,愿把他乡做故乡,不辞长做济南人。因此,泉水诗,是诗也是画,是画也是书——一沓沓装进历史箱子里、留给这座城市的情书,即“给济南留下一部可靠的泉水文献(作者语)”,字字句句,真挚,恳切,滚烫,值得我们沉潜用心去句读。 壬寅年夏,我有幸参加市图再造文献年度大展。那个晚上,我驻足在空旷而安静的地下展厅内,目光拂过一本本有故事的典籍,甚至还有海外孤本的复刻本,内心漾起万千波澜,瞬间觉得这些典籍把我轻轻托起,如大海之舟,缓缓划过水面,抵达黑暗而深邃的远方,前方影影绰绰可见点点星光。那星光,我执拗地认为,就是传承者,也是引渡人。走出图书馆的大门,对过广场,霓虹灯闪烁,大屏幕滚动播放明星广告,让我有些精神恍惚。此刻,我想到了侯林老师和王文编导共同完成的这套“泉水诗全编”,他们不也是引渡人吗?文化的摆渡者。与泉水的重逢,就是与生命的赤诚相见,一腔热忱,有时是热爱,有时是乡恋,有时是学术自觉。且不说做学问,耗心耗力,仅案头功夫,就要耐得住寂寞,如沙里淘金,又似海里捞针。他们轻装上阵,出入各大图书馆,从本地图书馆辗转到北京、天津、上海、宁波等公共、大学图书馆,非读书人难以体尝到借书之难,以及见到珍本古籍之难。要知道,面包矿泉水简餐不是最难的,地下室没有卫生间不是最难的,争取足够的查阅时间也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考校修正,审慎纠偏,让每一首泉水诗都有权威的来处,亦有正确的归处。侯林老师年过古稀,王文编导公务在身,两人十年间的奔波和坚守,换来一座城的熠熠诗意,这份沉甸甸的功绩,俨然不能用肉眼可见的价值所衡量,理应拱手交付给时间,让读者来“答卷”。 “明湖居旁∕黄鹂流它的花腔∕一串珠子∕抛入清云中去了。(出自诗人孔孚《湖畔》)”泉水,如珠,如玉,如月光,如宝剑……就这样与百姓生活肌肤相亲,又相互映照,让千年古城弥漫着缕缕芬芳。他们把这些泉水诗还搬上云端,建有“风香历下”订阅号,推送的《芙蓉街史话》《华不注史话》《济南园林六十家》《济南名泉史》等系列,深受大家喜欢,使得满城流水香。泉水诗,就是泉城魂,就是世代泉城儿女守护的压箱底的宝藏——上善若水,泉生济南,如果说老天的赏赐是生命的恩典,那么这套书的面世则是一种传承,比阅读更重要的是合上书本,去泉边坐上一会儿,静静心,发发呆,或是陪柳树说说话,把心放空,或是看大叔大妈打泉水、拉拉呱,这也是惬意的,和无比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