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诗词大会决赛级选手答错常识题,补上这1课

发布时间:2024/10/8 17:11:06   
姜怡伶,上海戏剧学院大一学生,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决赛阵营的种子选手。离场时,她引用陆游诗句致告别辞“惟愿来年群英会,细雨骑驴共入剑门”,情景交融,动人心弦,展现了她扎实的文化功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她第一次出场,竟然答错了一道生活常识题。那一次失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如今孩子教育中的缺失。题目挫败姜怡伶的是一道“看图识诗”题。大屏幕展示了一幅《耕织图》,问题是“假如你看到图中描绘的场景,用以下哪一联诗句来形容最合适”?选项分别为:A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B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姜怡伶犹豫良久,凭感觉选择了最熟悉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次跟着感觉指引错了,正确答案是“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姜怡伶答题蒙曼老师说:“这就是城市的孩子,没有农业生活经验,‘锄禾日当午’是种庄稼的过程,‘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是收庄稼的过程,收完了庄稼,还要晒,还要打稻谷,还要脱壳。这三首诗,其实是三种阶段。”蒙曼老师一语道破姜怡伶答错的根源,开始详细解读《耕织图》,她说:“南宋画家楼璹,给宋高宗画了若干幅画,就是讲男耕女织,宋高宗看了之后非常高兴,就奖赏他,《耕织图》就传下来了。中国是农业民族,我们自古秉持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根本,《耕织图》男耕女织,这样一种文化精神,应该传承下去。”蒙曼老师解读《耕织图》中国人民勤劳,物产丰饶,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农事的诗词。宋朝著名诗人、政治家范成大的六十首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就是其中的代表。康震老师详细介绍范成大一联劳作诗,他说:“他有一首写得特别好,‘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连枷就是一个杆,用很多木杆或者竹子编成一个这么宽的,拍打的器具一样,绑在杆上,但是它的头是活络的,可以转动,像是安了一个轴一样,甩着这个轴,啪啪啪,打着打着,就这样震动起来,然后麦粒和麦子皮就脱开了。”康震老师介绍连枷康震老师比划着、描述着,百人团听得津津有味。可能在城市孩子心中,“连枷”是一个新奇的玩具,和水枪类似,但更为有趣,大家“笑歌声里”玩着连枷,是多么快乐的事啊!康震老师可能也意识到大家的这种心境,强调道:“这个是很辛苦的活,‘一夜连枷响到明’,从晚上开始就不停。知道为什么要抢时间吗?这晒谷场上晒着这些麦子,一场雨下来,就会全部发霉,所以要抢着收割,收割完了要抢着脱粒,脱粒完了要放在屋子里头,所以‘一夜连枷响到明’。但是‘笑歌声里轻雷动’,大家一边打着连枷,一边唱着歌,一边说笑着。当时我在农村也打过,小孩打起来,手都破了,而且扬起来的麦穗,很扎人,所以这是个苦农活。”康震老师讲述农事的辛苦对于康震老师的讲述,我深有体会。我是农村孩子,老家种水稻,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暑假里回老家帮忙。我负责洗衣服、做饭,姨妈一家四口忙着农作,早上天不亮就去田里,天黑了才回来。每天都是一盆脏衣服,泡在盆里,一盆泥浆水。口味清淡的我常常被提醒,做饭要多放油和盐,因为每天的劳动量实在太大,油盐不足,就使不上力气。收来的稻谷在门口铺开,我好奇地学着姨妈的样子,用耙子把稻谷铺开更均匀些,让每粒稻谷都能晒到太阳,那工作根本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耙了一会,胳膊就重得像灌了铅。农活真的很苦,只是现在的孩子们,课业第一,远离了田间劳作。即使有农事教育,也过于游戏化了。我家小朋友的作文班,组织了一次蔬菜采摘。小朋友高兴得不得了,在蔬菜园摘辣椒,摘黄瓜。其实,真正的农事并非如此轻松,还记得,我的父亲曾说,他小时候在田里喷药,差点中毒连命都没了。没有经历过播种和耕耘,如何能感受收获的成就和快乐?现在的孩子缺乏这一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只是课堂上的诵读、考卷上的铅字。正如蒙曼老师所说,中国是农业民族,男耕女织的劳作生活孕育了炎黄子孙勤劳、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这是民族的根本,要薪火相传。补上农事生活这一课,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如今的生活,才能拥有创意的灵感,发现日常生活的美好,写出“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样充满烟火气的诗句,才会更加敬畏农事、感恩劳作、热爱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0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