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鹂 >> 黄鹂的种类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杜甫对诸葛亮是很敬重的,在自己诗中多次赞颂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他未能功成名就而深表憾恨。比如他在“咏怀古迹”中写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把诸葛亮比作商周时的伊尹、吕尚,胜过西汉初的萧何、曹参。又在《八阵图》中说“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今天我们赏析的这首七律《蜀相》也是杜甫颂扬诸葛亮的代表作之一: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不用说这首七律写于成都(古称锦官城),是他在浣花溪定居下来后拜谒武侯祠时写的。开头一句“何处寻”三个字值得玩味,他原不知道武侯祠在哪里,所以才下一个“寻”字,就是说他不是随便散步走到这里来的,而是专门有意追寻来的,说明对先哲的怀想之情早就有了。接下来一句点明地点及所见,以“柏森森”三字写出武侯祠的一派肃穆氛围,绝非普通去处,更值得拜谒。不仅如此,“柏森森”三字也说明在历史上人们一直都在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敬重他才干和忠诚精神。
颔联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出武侯祠内环境的清幽。向低处看是碧草映阶,春色满园;仰头看树叶浓密,又听得黄鹂婉转鸣啼,这种环境很配得诸葛亮的精神风貌。但诗人用了两个字“自”和“空”却意味深长。如此静谧的环境,在诗人看来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他只是看到了碧草,听到了莺啼,但并没有吸引他去欣赏,诗人仿佛啥都不顾地往里走,仿佛说:“草,你们自己绿着去吧;黄鹂,你空自鸣叫去吧!”这是为什么?原来诗人想的是早点瞻仰诸葛武侯的遗容,没有心思去欣赏满园春色,去听那婉转的莺啼,他被一代宗臣名相的精神紧紧地吸引住了,仿佛其他啥都不存在了。这就是下“自”、“空”二字的用意,我们不要小看了。
接下来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写出的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前一句“频烦”二字的内容十分丰富,自然包括了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还包括了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汉出谋划策,制订战略性的大政方针,比如联吴抗曹、夺取荆州、出兵益州、建立割据政权、南抚少数民族、夺取汉中、出师祁山而北伐中原等等。下一句写诸葛亮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后主巩固蜀汉政权,费尽了心力,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所谓“为江山把亮的心血熬干”!这两句诗短短十四个字,让我们看到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力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愧是诗圣的语言,后人要超越是极难的。
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结语,写出后人对诸葛亮辅佐蜀汉未能“兴复汉室”的憾恨和哀伤。诸葛亮最终未能实现他在《隆中对》中所表达的志愿,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年仅五十四岁,这使得后世历代胸怀壮志的英雄人物,包括诗人自己在内无不替他憾恨,无不替他哀伤,甚至痛哭流涕。这里面当然包含着对诸葛亮人格的敬重,对其作为治世能臣的佩服。他们可能叹息道:如此良才,竟赍志早殁,时耶?运耶?命耶?当然诸葛亮未能匡扶刘备兴复汉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用兵频仍,劳民伤财,二是破坏了吴蜀联盟,这是两个战略上的失误。这是历史学家研究的事,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我想啰嗦一下这首诗中两句诗的平仄格律。一是“映阶碧草自春色”,格律是仄平仄仄仄平仄;二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格律是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水韵)两句诗都出律了。这在那些格律控们看来就是“大错”,是致命的“硬伤”,况且是杜甫这样的精通格律、严于格律的大家,简直就是“错到姥姥家”去了!但我不这么认为。唐人写格律诗并没有明清以后那些“诗话家们”讲究,也不像现代那些格律控们那么死板,唐人写格律诗,严于格律,但又不被格律束缚,他们重在表情达意,而不纠缠形式。学习写格律诗的朋友们请注意:格律诗的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是可以用拗句的,只是不要用得过多。诗圣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还怕什么用错!